明代· 王绂
怀抱怕生愁,病来难自由。雨声孤馆夜,人影一灯秋。
书剑乖前志,江湖忆旧游。无端身外事,一一上心头。
轩窗开处小池平,翠竹新栽绕径生。洗药每惊鱼跃起,扫苔时放鹤来行。
凉生清籁秋偏早,影动微波月倍明。惹得王猷知此处,几番直造不通名。
秉节赴朝鲜,衔恩玉殿前。封圻宁有间,雨露自无偏。
驿骑经辽地,云帆拂海天。远人迎拜处,应识使君贤。
溪山茆屋知何处,隔岸青山暗烟树。一棹谁兮路欲迷,缘流似逐桃花去。
嗟予落寞江海滨,到今懒欲问通津。因君扇底涂狂墨,烟雨苍茫一片春。
长年云气护奇材,鳞满霜皮蚀古苔。只恐化龙天上去,清阴不复覆书台。
别来不觉又秋风,历想君家在眼中。稚子情娇初学语,慈亲年老近加聋。
新居每对千竿竹,先陇应添几尺松。世业喜闻能复旧,休将百万一枭空。
贤郎居谏职,定省惜相违。到此未为久,如何又欲归。
家园梨果熟,溪市蟹螯肥。京国往还便,莫将音信稀。
希夷生爱觅仙踪,采药华阳洞口风。幽径草香曾宿麝,古潭云暖旧藏龙。
丹成宝鼎铅花碧,箓秘琅函印篆红。归到人间施妙术,每令昏瞀豁双瞳。
雪满西山绕帝城,凭阑清晓看新晴。千章玉树临风倚,九叠银屏向日明。
都市酒香春已近,御沟冰泮水初生。天应预报丰年瑞,万姓讴歌乐太平。
闻君哀毁若为情,骨立萧然鬓雪明。井臼秪应劳阃政,箪瓢犹且托门生。
慈帷惨淡秋灯影,破屋凄凉夜雨声。如此孤贫良不恶,轻肥那得免忧惊。
自笑年将老,无繇断爱憎。闭门辞俗客,下榻待吟僧。
茶煮春冰溜,梅横雪夜灯。要能同此趣,京国许谁曾。
王绂, 明初大画家,擅长山水,尤精枯木竹石,画竹兼收北宋以来各名家之长,具有挥洒自如、纵横飘逸、清翠挺劲的独特风格,人称他的墨竹是“明朝第一”。永乐元年(1403年)开始参与编纂《永乐大典》。永乐十年拜中书舍人,派往北京,从事迁都的筹备工作。永乐十一年、十二年,两次随明成祖朱棣北巡,期间创作著名的《燕京八景图》。他绘画擅长山水,尤精枯木竹石。其山水画兼有王蒙郁苍的风格和倪瓒旷远的意境,对吴门画派的山水画有一定影响。但他不肯轻作山水画,故后人有“舍人风度冠时流,笔底江山不易求”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