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李孙宸
忽忽征蓬又揽衣,感君相送出渔矶。山中尚有双龙卧,海上虚劳乘雁飞。
世局真怜棋不定,主恩深荷日同辉。无论当为苍生起,宵旰清朝忍自违。
春色俄将暮,春游爱夕阴。雨中花似沐,烟外树如沈。
共有怀贤恨,兼悲歧路心。酒阑多慷慨,吟眺一沾襟。
西郊带长薄,一径草亭欹。野旷秋声早,林空落照迟。
悠然清兴发,共惬白云期。莫厌归途晚,红尘骑马随。
虚亭遥上翠微边,水石周遭地自偏。倚剑群峰来雪色,落霞环翠到窗前。
薜萝豫长他年服,松竹初开小有天。便可容吾高枕得,与君聊结避人缘。
曈曈海日浴扶桑,世外人今是上皇。圣代岂誇图录瑞,前星新映老人光。
气浮北极云同紫,诏到南天发共黄。遥想东华开寿域,诸侯亲进露茎觞。
帝里承恩去,乡园殁后归。书缘道路阻,交岂死生违。
遥忆鸰原恨,还怜凤穴非。此时应宿草,忍泣涕还挥。
浮槎星汉意如何,词苑承恩奉使多。地是中天开赤社,册盟如带指黄河。
剪桐一叶秋初下,丛桂幽山客亦过。史局只个徵实录,斑斓舞罢莫蹉跎。
日观非岱宗,三更可见日。一气孔神时,坐得还丹术。
小雨寒生九月天,客裳沾洒思翛然。秋于行路偏逢好,赋儗登高何处传。
荷芰霜残犹浥露,柳条冬近暂为烟。不知三径荒芜后,尚有黄花几朵妍。
君不闻渤海之东几万里,大壑之下深无底。五山上下随波摇,巨鳌戴之始列峙。
龙伯大人太无聊,举足一钓连六鳌。六鳌移住关山下,擎出仙山万仞高。
仙山万仞表灵胜,峰峦奇绝非人境。丹炉一秘几千秋,时出白云相掩映。
中有仙人学驻颜,曾为云云施人寰。鳌柱大明擎日月,功成拂衣归故山。
只今秋风渐长秋山蕨,丹枫白云几起忽。西母时传周穆谣,居人但解自怡悦。
白云岁岁自鳌峰,圣朝何用侈登封。老相未教云卧稳,更看风雨促从龙。
盛世从来多瑞应,河清玺现凤来仪。何如黄考承恩日,正是青宫锡庆时。
大药不烧方士鼎,初筵曾赋卫公诗。称觞更念调羡事,肯负蒲轮趣召期。
落霞山下结茆庐,疏散真宜避世居。槛外疏篁新护植,阶前荒蔓颇芟除。
问奇过客频携酒,闭户閒人但著书。赋就淮南丛桂句,小山招隐意何如。
李孙宸,明广东香山人,字伯襄。万历四十一年进士。教习庶吉士。崇祯间官至南京礼部尚书。性孝友廉介。诗祖《三百篇》,书法祖魏晋,草篆隶楷皆工。有《建霞楼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