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李孙宸
四时生计堪娱老,几代居人不下山。今日纵堪吾共隐,悔留名姓在人间。
燕音凤翼紫鸾笙,皓齿丹唇发凤鸣,切切来应云和声。
云和声,听未足。为君弹,终一曲。
落落乡心岁月徂,天涯犹得话枌榆。杯怜过节仍烹艾,时为谈兵懒佩符。
云拥边尘黄不极,雨馀庭草绿初铺。凭君共洒忧时泪,未儗湘潭屈左徒。
寻幽转上碧岧峣,龙井泉香汲一瓢。清冷尚疑龙气在,不烦老衲试茶寮。
未秋先已期今夕,今夕清光岂等閒。野旷始知秋有色,人閒偏觉月相关。
云边几字鸿声度,雾里一灯渔艇还。景物总供良夜赏,莫将留滞怨江山。
三年岭海见澄清,多暇还深恋别情。风采君元千法象,才华吾愧梦长庚。
潮生岛屿千帆转,日暖烟花万壑明。春服莫疑成太早,阳春先自和歌声。
到来幽意惬,久坐野情长。有榭皆临水,无轩不极凉。
菊荣抽早蕊,兰晚茁馀芳。便作吾庐得,高眠到上皇。
浪迹归来恋古欢,故人天路促征鞍。驼山客去梅初浅,庾岭书回雪未残。
价重千金高自许,名收片玉倚谁看。清时事业凭君在,饶得东山老谢安。
已恨交亲少,哪堪尔复还。清秋焚谏草,白发待斑斓。
臣自欢开网,君原许赐环。苍生同系望,莫便稳东山。
晚过盘山望,悠然寄远心。云阴移断壑,牧唱下高岑。
倦马仍寻路,饥乌未返林。低回叹华发,多向此中侵。
葛仙祠后丹灶存,葛仙祠前黄叶繁。瑟瑟秋山何所见,白云明月对开尊。
黄蘖山高高压云,香炉矗天天氤氲。上接银河三千尺,澎湃奔流万壑分。
潜通地轴昆崙底,惊醒龙湫龙卧起。洪涛一喷万灵从,散为浓雾遍囊中。
春耕千里怜赤土,雨雾处处足三农。阴旸辘轳任舒卷,忽尔澄空天宇见。
随云出岫木无心,乘风归山意更远。山灵开凿自天奇,雪窦泠泠镇日垂。
青崖似激疏星落,阴洞疑连细雨飞。真人高卧山之麓,勋名撒手还初服。
漱流枕石有馀閒,万里龙潭供濯足。洗耳何须傲颖箕,乘槎还欲访支机。
仙源未遣跨龙去,圣代犹思载渭罴。
李孙宸,明广东香山人,字伯襄。万历四十一年进士。教习庶吉士。崇祯间官至南京礼部尚书。性孝友廉介。诗祖《三百篇》,书法祖魏晋,草篆隶楷皆工。有《建霞楼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