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张杏宇还镛四绝 其四

明代· 林熙春

两月重倾畏垒心,韩江分手更披襟。延津龙剑何时合,千里鱼书可数临。

老子跨青牛小幅二绝 其二

明代· 林熙春

此老当年枉出山,虚名犹惹在人间。何如天隐无名者,直把泥丸早闭关。

怀王心亭驾部时终养将释经

明代· 林熙春

曾听鸣琴擅好音,归来海上并抽簪。百年易地孤臣泪,千里同堂孺子心。

司马声闻传视草,冥鸿飞倦恋栖林。王祥自合徵书至,鳄渚无劳叹陆沉。

题翁粤初姻友约心轩四首并得心字 其二

明代· 林熙春

出郭探名胜,斋居为约心。碧桃呈瑞锦,丹荔绽黄金。

一鉴星辉动,垂虹月色侵。俗尘时不染,兴至抚瑶琴。

寿寒窗兄八四

明代· 林熙春

吾家宗正隐林丘,渭水频加海上筹。己信逋仙笼放鹤,无烦绮圣杖扶鸠。

乌纱头上三朝宠,彩服阶前四世游。更睹五千腾紫气,直从函谷跨青牛。

送启运弟之训清远 其二

明代· 林熙春

昔年鸣枥羡名驹,振铎于今属二禺。漫道谈经非美秩,应知鼓箧是真儒。

繇来白雪门偏峻,自是春风座不孤。清味即真方致远,还期珍重捧明珠。

吾父崇祀乡贤志喜四首末一道耑谢诸友 其二

明代· 林熙春

清议咸推白骨寒,圣朝旌隐重蘋蘩。宫墙数仞生前隔,俎豆千秋死后宽。

泉下寂玄从此显,庭前涕泪转成欢。表章岂让龙章再,吾父冥冥可自安。

予告还里辱诸老赠诗用韵漫和十一首 和李崧毓大司农二首 其二

明代· 林熙春

当年仗斥一孤臣,此日谁怜万里身。幸有昌言朋谊重,得徼异数主恩新。

乞骸已负三朝宠,八里犹誇五色纶。旋转乾坤公等在,韩江独钓未嫌贫。

北山潘驿宰为年友潘雪松先生侄以忆祖母致政归喜赋五绝送之 其一

明代· 林熙春

曾于尚玺识前修,犹子东来试督邮。未及瓜期腾今誉,秋风一起便思刘。

韩山行送弄令公之华州

明代· 林熙春

韩山高,韩山高,韩山参列耸千尺。昌黎刺此数登临,千年山斗留方迹。

手植韩木尚繁华,繁华科第占破白。韩江涨海水连天,长虹跨渚号鞭石。

山川草木尽呼韩,只是忠贞系今昔。今昔由来未易攀,忽有仙凫飞赤舄。

飞从建业渥洼来,毛有文章常五色。只受翔云入青霄,不溷鸡群啄秀麦。

不为搏击效鹰鹯,不受樊笼染污泽。数年展翼蔽韩山,天涯三老咸啧啧。

一朝丹凤衔书来,为怖鳄鱼胥辟易。仙凫闻书旋建业,建业未须停六翮。

太华十倍韩山高,每有神仙为窟宅。卜师昔骑龙,叔卿时驾鹿。

神女餐玉浆,安期炼金液。不可为榻亦为鼓,偃卧敲推真适适。

君不见四方削成两山开,关系巨灵伸手擘。试携谢朓惊人诗,搔首青天问消息。

须臾雷动与云行,霖雨苍生千古只。

赠斗垣邓君归虔 其一

明代· 林熙春

曾入天台啖几桃,满天风雨任挥毫。高冈种得梧桐树,梧上于今有凤毛。

题念庵上人小影上人讳如观

明代· 林熙春

有念非忘念,如观未是观。从兹捐色相,明月长阑干。

关于诗人

林熙春,字志和,号仰晋,生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海阳龙溪宝陇村(今潮安庵埠)人。出生后父母相继亡故,家境中落,全凭嫂嫂抚养成人。但据志书所载,林熙春于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中进士后,授四川巴陵县令,不久即“以内艰归”。所谓“内艰”,即母丧(按,俗称父丧为外艰,母丧为内艰,统称丁忧,丁艰)。据此,乃母似应逝于他登第授官之后。当然,这也不排除林熙春视嫂为娘的可能。据称,林熙春为报答嫂恩,登第后还特为其嫂在屋旁挖塘放养乌耳鳗,抵今池塘尚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