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史鉴
宝峰西占古城边,塔殿凌空得地先。山势群趋疑捍海,潮头高驾欲浮天。
江湖不管人兴废,陵谷多缘世变迁。寺到南朝为盛矣,晋从东渡遂萧然。
庄严花事凭园子,断送春光属酒船。双鹤已随徵士化,六桥犹记长公贤。
从僧借住非生客,老我登临异昔年。松坞采花供服食,竹房闻鸟醒酣眠。
闲披芳草寻巾子,戏酌寒泉酹水仙。琴操机锋那识道,版师风味胜参禅。
重来每感前游迹,此别仍祈后会缘。去尽幽深动归兴,茂林斜日乱啼鹃。
领得除书下九重,翩翩花县去哦松。吏人呈案无钳纸,星驾行春屡劝农。
河内水流城外过,太行山色雨馀浓。寇恂去后今陈迹,千古遗民说再逢。
落花时节子规啼,中散还乡马首西。汉苑别来为日久,秦川行到觉天低。
云程远见三春雁,关法今无半夜鸡。不独销魂灞桥上,阖闾城外亦凄凄。
燕子来时雁北飞,留郎不住别郎悲。小麦空头难见面,春蚕作茧自缠丝。
寻医兼作送春行,又遇离人问去程。深夜欲眠还起坐,老年为别最关情。
楚云将暝吴乡杳,蜀雪初消汉水生。北望中原应不远,可能从此驻行旌。
映竹借幽色,浮华流妙香。春游多热恼,暮饮得清凉。
湖上采花人未归,苏堤柳色妒春衣。踏青儿女歌声亮,惊起鸳鸯各自飞。
日落照高树,枝叶何轮囷。上有嘤嘤鸟,鸣声如索群。
与君别离久,邈若参与辰。结交非不多,何如儿女亲。
河水尽日流,浮云尽日行。行云与流水,不及思君情。
少怀四方志,乘时远游嬉。西经宜兴市,落魄无人知。
夫君何自喜,枉驾与之归。华灯坐良夜,高论露中怀。
古今无穷变,亹亹解人颐。雷惊蛰斯启,钟鸣霜乃飞。
相知苦不久,旋复成乖离。出门即长路,驱车独栖栖。
浮云蔽关山,洪流带邦畿。可望不可亲,悠悠劳我思。
秋兰抱幽香,寒松挺孤枝。芳华信能保,应无迟暮悲。
军山东望远依依,芳草平芜客去稀。风急海鲸吹浪过,月明神女弄珠归。
孤峰缥缈青天远,弱水茫洋白鸟微。欲赋壮游无警句,令人重忆谢元晖。
病起逢人笑口开,春江花月共追陪。离家未远难云客,会面无多暂接杯。
浮云富贵今何在,乐事平生得几回。正尔厌厌赏清夜,钟声又自水南来。
史鉴(1434—1496),字明古,号西村,别署西村逸史。南直隶苏州府吴县(今属江苏)人。生于明宣宗宣德九年,卒于明孝宗弘治九年,年六十三岁。书无不读,尤熟于史。一生淡于名利和官宦,友人引荐他入朝,他多次婉言推辞,一直隐居不仕,隐留心经世之务。每有客人到访,则陈列三代秦汉器物及唐宋以来古籍、书画名品,互相鉴赏和题签。其收藏处所名有“日鉴堂”。正德间,吴中高士首推沈周,史鉴次之,所作《晴雨霁三游西湖》,为游记文学经典,有《西村集》八卷,见《四库总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