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潮歌

明代· 史鉴

鸡声喔喔天未明,大家尽说观潮行。
骑舆徒步相<辶合>遝,袨服靓妆街市盈。
江头日高潮未生,秋风猎猎笳鼓鸣。
美人狎坐临前楹,娇歌宛转调鸣筝。
须臾欢呼笑相指,一线遥从海门起。
潮头崛起高于城,万雷齐轰骇人耳。
排山倒海天欲倾,回波激射奇态生。
两阵合战兵力劲,戈甲晃晃秋空明。
群儿弄水夸巧捷,撇旋蹙踏如浮萍。
人言潮来信有时,我言潮来不可期。
君不见胡马营沙人有待,潮乎此时信何在。
徒劳日后来不休,万古莫洗钱唐羞。

题陶文式御史写竹寄衎公

明代· 史鉴

忆昔攒眉入社中,归来三径饱清风。东篱把酒馀酣在,却写横枝寄远公。

塞下曲(二首)

明代· 史鉴

城下黄河城外山,羌儿骑马唱歌还。
碛西亦有闲花草,莫信春光不度关。

分题得震泽竹枝词送中书李舍人 其一

明代· 史鉴

洞庭西望水漫漫,浪打船头来往难。荷叶作衣蒲作帽,只遮风雨弗遮寒。

次进士马中锡吴淑游京师西山韵八首 其三

明代· 史鉴

访水寻山几日程,清明时节喜新晴。太行天限幽并域,灵物人呼大小青。

花雨沾香迷蝶梦,松风鸣籁和泉声。九重垂拱巡游少,已废前朝避暑亭。

淩天羽要游临平湖之读书堆呈在席诸君子

明代· 史鉴

无量声光已陆沉,书堆犹得住湖心。山衔落日天将暝,人鉴寒潭水尚深。

开塞旧闻关治乱,羁游今幸与登临。明年拟趁桃花入,只恐仙源未易寻。

玉蝴蝶 赠歌妓解愁儿

明代· 史鉴

天与多娇,好似春初杨柳,雨洗风揉。披拂闹花,深处绿怨红羞。

远山横、修眉颦翠,江水净、娇眼凝秋。尽风流。新翻料峭,斜抱箜篌。

休论石城佳丽,卢家女子,往事悠悠。倩将愁解,多应解后转添愁。

向空江、肯捐珠佩,思远道、欲采芳洲。倚危楼。云中江树,天际归舟。

悼轩公(三首)

明代· 史鉴

东风吹雪沁春泥,曾借吴僧半榻栖。
惆怅重来不相见,野禽飞上曲阑啼。

墓田八咏 其一 东皋宰木

明代· 史鉴

松柏何青青,下有将军墓。犹疑论功时,屏退独倚树。

烈风七章悯吴孝子廷用 其三

明代· 史鉴

悠悠复戚戚,哀怨无终极。有诏属藩王,随例之封国。

寂寞掩长门,彷徨思故域。邱垄不复知,孤儿长在忆。

梦中或见之,觉后那可得。相离三千里,安能来母侧。

蝶恋花 赠歌妓沈春魁

明代· 史鉴

雨僝风僽春未透。卯酒微醒,频把花枝嗅。倦倚装台垂素手。

柳条妒杀腰肢瘦。

一曲娇歌人静后。圆转清和,莺啭花时候。袅袅香风传翠袖。

彩云惊堕仙裙绉。

秋林会友图

明代· 史鉴

青山巃嵸凝紫霞,飞泉如虹饮渥洼。
枫林接叶红于花,上有鸾鹤下麏麚。
玉楼珠箔仙人家。
仙人颜色长美好,瑶池桃花得春早。
门前石楠秋叶香,满地绿云风不扫。
有客来远方,驱车涉羊肠。
车声到门止,揖让升高堂。
高堂奕奕凌云汉,瑶爵金盘青玉案。
华灯煌煌照宴嬉,汉女湘妃出帷幔。
浮云不行天欲低,回风动地飞花乱。
悲欢离合乐未央,起视明星夜将半。
夜将半,舞且歌。
发激楚,奏阳和。
巧笑两颊生微涡,蛾眉曼雰光腾波。
平生乐事良蹉跎,对此转觉哀情多。
明朝忽惊双鬓皤,其奈流光如箭何!
关于诗人

史鉴(1434—1496),字明古,号西村,别署西村逸史。南直隶苏州府吴县(今属江苏)人。生于明宣宗宣德九年,卒于明孝宗弘治九年,年六十三岁。书无不读,尤熟于史。一生淡于名利和官宦,友人引荐他入朝,他多次婉言推辞,一直隐居不仕,隐留心经世之务。每有客人到访,则陈列三代秦汉器物及唐宋以来古籍、书画名品,互相鉴赏和题签。其收藏处所名有“日鉴堂”。正德间,吴中高士首推沈周,史鉴次之,所作《晴雨霁三游西湖》,为游记文学经典,有《西村集》八卷,见《四库总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