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峰顶侍者偶忆往事走笔寄晦林禅师二首 其一

明代· 释函是

博峤经营三十年,儿孙无力愧前贤。当时只道山头在,回首斜阳草漫芊。

寄端州文社诸公

明代· 释函是

端州有莲社,闻欲入丹山。思见宗雷久,方惭慧远閒。

临风裁素札,对月待春关。须忆身前后,茫茫去住间。

送萧参戎柔以解职还里四首 其三

明代· 释函是

想到家园春未归,桔槔转处识邻扉。儿童远近争相认,郎将于今易野衣。

喜陈法楫过山堂

明代· 释函是

寂寂山堂戎马外,何人负笈入云林。尝因乱世得高士,岂为忧贫生道心。

秋雨窗虚寒色渐,晚钟人定野情深。身前身后茫茫里,珍重垂杨倒夕阴。

种蔓菁

明代· 释函是

东畴秋已获,西岭锄荒芜。将以植蔓菁,来春调苦蔬。

有粟不畏饥,肥羹胜薄酤。可以乐晨夕,岂更求有馀。

运促虑欲远,景迁情易徂。万事毕目前,毋为事踟蹰。

堪笑东陵瓜,后世名其庐。

方楼冈自五羊之楚

明代· 释函是

干戈满地竟南询,烟水迢遥隔岸尘。难向三生求父母,谁从五位定君臣。

因风荡桨楚云淼,借径还乡江月频。我亦永怀庐岳顶,何年同泛蠡湖春。

韶阳道中病起适无侍者复病

明代· 释函是

我病差能饭,君行复被风。心悬千里切,途哭两人穷。

忍冻推残絮,频兴候曙钟。青山岂易得,珍重百年中。

咏史十二首 其二

明代· 释函是

天下自归仁,乘敝易见泽。长者人共推,况有西楚霸。

雄兵号百万,瞋叱皆辟易。背关杀义主,遂为帝王藉。

神龙排九霄,风云生羽翮。一败彭城东,折木扬沙石。

再出荥阳西,黄屋回剑戟。残暴人天厌,子惠一当百。

吕公识微贱,老妪安足覈。君子慎幽邈,小人怀显谪。

迩可远在兹,上帝日临赫。英雄各自为,委身矜一掷。

若无良与平,东西决晨夕。鸿沟限天堑,龙蛇异窟宅。

五年起布衣,成败争毫发。所信维穹苍,穹苍不可绎。

抚时崇明德,天心在咫尺。

十四寒

明代· 释函是

高放嶒崚天地宽,几枝清瘦自轻寒。只教杂雪披灵苑,不共含桃荐玉盘。

落叶满山光璨璨,乱云深谷影团团。羽衣皓首空相对,错比华嵩石上看。

书乌石岩乞米册

明代· 释函是

乌岩有约足禅栖,海市蜃楼路不迷。为问松花曾几树,法轮未转钵先携。

送尘异但子掩关

明代· 释函是

扶摇万里岂徒劳,鲲化还教惜羽毛。海运莫随风力转,龙门休畏浪头高。

为资世论饶宗说,欲起寒泉拟桔槔。好把青铜照两鬓,谁当牢落老蓬蒿。

悼仞千壁西堂

明代· 释函是

昔辞雷岫独踌躇,再别丹山意倍孤。庆喜堂虚人去后,钵昙花落雁行殊。

七年行径空芳草,此日云山有鹧鸪。老我鸾溪成底事,不堪吾道日芳芜。

关于诗人

释函是,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