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大唐西域记十三首 其一

明代· 释函是

世无转轮王,赡部有四主。人主南面尊,上下中规矩。

象主清心累,声教流东土。刑名所勿逮,可以翼周鲁。

贞淫通三世,功高于伯禹。生当仁义邦,复饮五天乳。

一苇从西航,儿孙安足数。努力同斯人,毋宁负前古。

泊韶石四更见月

明代· 释函是

山月出残夜,清波寒照人。推篷惟独坐,高咏孰为邻。

塔影看何似,江声闻最亲。村鸡催曙色,烟棹又前津。

送泽萌遇长老住华首

明代· 释函是

吾师开法地,虚席已多年。鈯斧承先匠,雄风仰后贤。

高标千嶂木,深牧两溪烟。坐断飞云上,红轮覆五天。

楚黄赵处士入山见访

明代· 释函是

楚客春游望石门,一肩风雨冒寒原。因寻茂宰知山近,却枉高轩到日昏。

野鸟避人过远树,潭龙喷沫见深源。凭高莫指前溪路,苦竹林边有夜猿。

示阿字

明代· 释函是

大道无人识,微言为尔开。白云将眼去,明月照心来。

坐落西风夜,行冥古径苔。嗒然天地外,相见一悠哉。

诏复滨海迁民故业三首 其三

明代· 释函是

死生谁复问身名,尚在屏幪怆倍生。妻子流离今已过,家园存没眼前成。

辞巢社燕先秋恨,泪血啼鹃薄暮情。天道好还凭未得,人心将作感恩平。

壬戌除夕

明代· 释函是

雪月霜风岁岁同,溪南山北有无中。目前秖是劳生事,梦后谁论造化功。

送腊梅花寒已彻,迎春椒叶气初融。人间此夕忙如市,依旧明朝日出东。

七阳

明代· 释函是

月下花容隐,云中花影长。坐到无花处,时闻一阵香。

春日李司寇惠诗及粟却酬

明代· 释函是

风雨潇潇春正深,落花流水共谁吟。青山不到人间眼,白首偏怜世外心。

饱读新词能永日,饥餐脱粟卧长林。懒残未必无知己,怪石苍松岂自今。

四月雨中即事

明代· 释函是

风雨飘摇茅舍欹,日长寒灶午炊移。山中乞士方离院,江上归帆已过时。

播谷预占今岁早,种瓜须记去年迟。商量浩浩成何语,羞听黄莺啼短篱。

读大唐西域记十三首 其三

明代· 释函是

将夕云霞变,玄景忽已灭。中宵霁光风,薄曙春寒冽。

境迁情屡易,识纷智乃汨。文句竞华质,高明神理滑。

见闻遗所知,焉得心路绝。展转名义兴,玄解肆分别。

谁作声明论,今日何曾劣。童稚匪他人,秖昧当年说。

五百阿罗汉,豁然成超越。迦匿弥罗时,髣髴枯树穴。

莫倚渊镜微,皓首不能决。

寄庞若云用梁同庵韵

明代· 释函是

窗间犹见数峰青,已报秋归霜满庭。添我道情空落落,赚谁人事独惺惺。

红炉点亦欺残腊,万派声须到巨溟。倚石惯知寒瀑味,乘风无限意泠泠。

关于诗人

释函是,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