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释函是
有子传灯心已安,莲华台上足盘桓。玉渊步月溪声旧,锦石登山屐齿乾。
放老岂虞调众拙,避人宁计买山难。讣音正值移茅日,忆昔嗟今眉欲攒。
忆住庐峰寺,因人每著忙。十年情已淡,千指计偏长。
竹影移新月,松声到夜床。閒心犹有此,吟咏自相将。
六十又过四,千华重授衣。青山不可再,白首好相依。
梅发随流去,春来逐雁归。相期寒食候,垂绿半开扉。
浩公载自鹿门至,谂老床头接赵王。不是野人情简略,都缘护法意深长。
虎溪苔印秋容淡,玉带光流山色凉。珍重诸贤然诺处,译经台畔木樨香。
往返含鄱路,鸠材作栋梁。他时茅殿月,此日草头霜。
莫笑买山拙,应怜避世狂。请看秋雁影,随意上潇湘。
迟迟春日醉松门,生趣翻从世外存。七十老翁初入寺,八年慈衲望孤村。
风低弱柳拖烟色,雨过新潮长石痕。一上峰头占海气,越王台畔黑云屯。
匡山不可到,到者即宜家。我昔曾将母,君今欲学畬。
望湖千树里,入涧一峰斜。深谷喜人至,烹泉话晚霞。
老人不是贪乡果,为就云峰过远村。只个荔枝休道著,欲同冰雪倩谁吞。
小舠荡桨重阴淼,二力肩舆骤雨翻。自是閒中忙不彻,好将风味寄高原。
自从瓢笠辞匡岳,不觉蹉跎又十年。岭海云寒僧渐老,金轮雪重月频圆。
几人守猎猿啼处,十里还山花信前。遥忆暵阳初解冻,同谁岩下试新泉。
南国有佳人,赋性慕芬芳。一笑惑阳城,袅袅情不荒。
席帏竟长年,寸步规中堂。引镜照斜领,容貌空自将。
曾许五陵少,十五宜归郎。父母劝女行,为理嫁衣裳。
敛衽跪陈辞,愿终守雪霜。讵不怀三星,绸缪焉足长。
毳褐亦可缝,稗秕亦可浆。百岁将安之,予美耿中肠。
日月既云迈,苞稂乃见伤。未逮衾与裯,揆谊终难忘。
吁嗟乎冽泉,掩涕归空房。
何曾吾道拙,带病事深耕。辛苦酬先泽,绸缪淡俗情。
千溪停鹤梦,一枕入蝉声。金井桥边水,秋来彻底清。
濛濛细雨暗新潮,路湿春泥冷灞桥。岂为滴残香蕊薄,都缘寒滑马蹄骄。
黄村风雪昨堪望,浴日烟波晚更招。暂随海鸟迟花信,乘兴还来未寂寥。
释函是,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