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次万安寄刘五文学

明代· 释函是

觌面难逢昔日人,滩声不断偃溪闻。暂移鹤影罗浮瘦,却有云瓶蚤待君。

入博山舟次石港

明代· 释函是

舟行八百半长途,石港临村客况孤。水落沙寒深夜火,天空雪白满江芦。

深山纡曲奔师命,杖履疏违愧我愚。明日香台重泥首,慈云千匝护双趺。

登海蠃岩顶定舍利塔址

明代· 释函是

三春风日丽,抠衣登重基。千仞插青霄,八方蟠龙骊。

呵护自何年,乃以藏吾师。妙高高不见,别峰长委蛇。

化城极西北,宝所良在兹。渊源大东南,银河天上来。

顿超十九地,鬼神安在哉。再涌金轮巅,负铁予宁辞。

稽首大觉尊,长跪遥致辞。清净本如然,法化终无岐。

此山曾有无,天龙焉足知。灵光曜今日,云烟犹昔时。

星日绕檐楹,幢铃摇须弥。多子谁后先,万古将不疑。

稽首大觉尊,天宇空恢恢。

九日病起登双镜楼二首 其一

明代· 释函是

重阳再见此登临,久病翻怜少壮心。黄叶已寻幽涧落,白云犹闭独峰深。

多餐篱菊宁辞老,细看茱萸又到今。寂寞湖山窗里尽,秋风高顶几成吟。

复风幡堂旧趾

明代· 释函是

梦断风幡不可寻,虚堂犹见古人心。一池春水临高阁,十亩荒烟想故林。

人事暗销芳草尽,道情偏共乱云深。月明此地知何限,薄影横窗曾几吟。

八月初五日示诸子

明代· 释函是

连年衰病意迟迟,短景萧条却为谁。户外已惊黄叶坠,床头休问菊花期。

安身有策非今日,抱道寻僧惜往时。不是叮咛长别日,黄云青霭好相思。

过东古雪悟禅师却赠

明代· 释函是

一岫独当栏外稳,石门回首众峰移。长年寤寐酬今日,奕世光仪荷此时。

返照欲浮湖底月,寒云犹护岭头枝。名山老我应无憾,来往能辞倒接篱。

栖贤退院留别各刹二首 其二

明代· 释函是

僧住名山绍祖声,下同胥靡若为情。谬膺师席真风在,敢与禅林作世程。

示光半禅人

明代· 释函是

寂照光明刚一半,乌啼月落夜如何。碧潭深夜无人处,努力翻身直捷过。

栖贤山居十首 其七

明代· 释函是

我自立溪上,水流何太忙。年年松树绿,日日峡桥长。

林月窥岩户,山风压草堂。几人相对暇,熟炙橘皮汤。

牡丹花开讶其憔悴戏示诸衲

明代· 释函是

鄂君何事减生平,岂到山中绣被轻。国色但存兴庆白,天香犹见雒阳名。

不将富贵撩人意,故作清癯称道情。直待懒残寒涕尽,明年应有露苞生。

尘异广慈呈对雪诗用韵和之

明代· 释函是

白昼亭亭日渐沦,川原如醉净行尘。旧时草树全无色,一夕江山尽变银。

流水不知溪远近,随风先见石嶙峋。几翻緌繣长空在,耐得深寒景倍真。

关于诗人

释函是,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