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酉夏五月海幢抽并头兰两枝适澹归西堂至自丹霞有诗亦引其意作二律即以志喜 其一

明代· 释今无

君子宜花引类清,始知吾道未孤行。双轮独现高空影,一蒂先传妙叶情。

已爱紫荆敦往事,休将白水插閒瓶。寻常亦有伤怀意,无著虚传弟与兄。

九日和王仲锡宪长咏蝴蝶花限韵 其五

明代· 释今无

昨宵华表鹤初归,拟共庄生话翠微。薄翅欲飞低日影,轻风徐过动人衣。

春园举扇愁清梦,南国看花识紫薇。栩栩自忘萧索意,不须窗下伴芳菲。

赠演宗鍊师

明代· 释今无

云车十亩覆星衣,添脑华池体自肥。一息绵绵天地小,已忘天地早忘机。

送马潜庵宪副归都门

明代· 释今无

百折不挠剩此身,更将斯道委何人。尚无一鹤归秋水,只有孤忠绕紫宸。

佛火几分冬煦色,海滨方识圣朝仁。东山莫说惟高枕,试看攀辕泪满巾。

三桥赠别王太初

明代· 释今无

相逢俱万里,分手向三桥。山势背人远,车声入梦消。

砂红勾漏重,发白故乡遥。日暮孤征酒,愁心尔可浇。

罗浮红鸟 其八

明代· 释今无

金盘捣碎凤仙花,夺得佳人指甲霞。飞上班枝枝上宿,轻烟微月罩银纱。

罗浮红鸟 其三

明代· 释今无

锦屏峰下月微微,谁伴灵娥换素衣。十里隋堤无觅处,琼花观里少人归。

吴锦雯司李以诗见怀短章答之 其二

明代· 释今无

贝叶勤翻案牍边,消残苦乐对高天。灵光万丈无寻处,端水清清到几筵。

阳春道中

明代· 释今无

山到阳春好,人传电白奇。藤花行客采,鸟语土人知。

当面天门出,横桥岚气移。蛮方如脱木,定胜是秋时。

示方传琮传珏二子 其二

明代· 释今无

家势文章谁得似,长成功业自然优。福基更比灵台峻,执笏垂鱼心可求。

诸子不善骑驴每易失足作此嘲之

明代· 释今无

食饭不如齐鲁客,骑驴那数广南蛮。一头到地敲钟杵,两脚朝天笔架山。

争觅高坡先上镫,忽逢低坳即愁颜。头陀苦行原安分,不是披衣学舞斑。

寿王仲锡臬宪 其九

明代· 释今无

五色云丝绣锦肠,谁言缃帙有文章。笔头到处江山动,食字神仙慧业香。

关于诗人

释今无,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