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李云龙
夙擅阳春调,曾登作者坛。家徒四壁立,物有一毡寒。
马瘦桃花落,盘空苜蓿残。不知公府去,奏最是何官。
春林渐白闻催耕,秧针出水绿烟横。老农饱饭呼儿女,驾枣鞭榆布秧去。
奔雷掣电趁残春,经行步步生青云。须臾万叶削鎗碧,宛似案辔临三军。
露畦蹴遍沧波裂,陇首酸风梳翠鬣。不知何物是龙媒,日午频惊汗流血。
为君驱驰腹胁穿,炊黍还将骏骨然。谁家公子黄金勒,日日骄嘶垂柳边。
苍梧西去近,不用怅蛮烟。此地邻勾漏,前贤有稚川。
君饶红玉质,自协丹砂缘。何必占朝谒,方知令是仙。
蛾眉宛转春风结,天遣梅花作芳骨。筵前摇曳紫罗襦,有似嫦娥初下月。
芙蓉无力耐寒威,斜倚薰笼坐绛帷。花间夜半新莺啭,天外行云住不飞。
玲珑金刹倚江滨,江北江南路乍分。岩际花飞四天雨,寺门松锁一溪云。
香台噀雾来龙女,渔笛吹风起雁群。欲发夷犹还倚棹,春山临水正氤氲。
风尘未了宰官缘,归隐于今亦偶然。漫道投閒容寄傲,暂凭飞梦托游仙。
荒郊落日啼秋雁,几处孤城带暮烟。若使一枝栖便稳,东山何事不安眠。
雕阑露掩银河杳,漠漠巫云隔重峤。回身背烛拥孤帏,怨雁哀虫夜相吊。
花落寒淮水乱流,越罗衫薄不胜秋。宝枕香残玉钗折,梦魂先向九京游。
尚书高冢杳何许,闻道白杨堪作柱。欲将瑶瑟奏孤鸾,有怨难通洛阳土。
妾自有心难具陈,绿珠非爱坠楼身。牡丹春后看何似,多谢题诗白舍人。
居士禅栖处,烟霞入望新。晴窗云作幔,幽磴树宜春。
流水常清意,青山不染身。毋劳天女降,别有散花人。
小筑东林下,花深地转偏。楼前一泓泻,城上众山连。
水漾晓峰翠,鸟啼东岸烟。野葵留客饭,石榻借僧眠。
落叶承趺坐,浮花学钓船。因知会心处,不必五湖前。
夷犹青雀舫,沿漾绿杨津。佳人理铁拨,幽恨一时陈。
但觉情如诉,未知心所亲。溪风为呜咽,江月亦含颦。
定知垂玉箸,几度掩罗巾。今夜空江上,能无断肠人。
鼯啼山雨至,竹院夜凉生。今夕孤城里,何人候月明。
云林徒极目,水石不同盟。何日杖藜至,相携采药行。
严霜薄高树,客子寒无衣。落日秋江上,孤吟倚棹归。
溪寒水舂寂,林暝炊烟微。已自山田薄,今年岁事非。
李云龙,字烟客。番禺人。少补诸生,负奇气,一时名士多严事之。绌于遇,以赀游国学,卒无成。走塞上,客东莞袁崇焕所。时崇焕总制三边,威名大震,云龙在幕参其谋。既而崇焕死,遂为僧,称二严和尚。明亡,不知所终。著有《雁水堂集》、《啸楼前后集》、《遗稿》、《别稿》行世。清同治《番禺县志》卷四二、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李云龙诗,以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所藏民国手抄本《啸楼诗集》为底本,参校以广东省地方文献馆民国铅印本《啸楼集》及清温汝能《粤东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