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黄居士山居 其二

明代· 李云龙

松竹遗清荫,峰峦敞画图。嘉蔬折绿笋,香饭煮青菰。

鹿女衔花献,莺儿隔叶呼。知余禅悦味,此谷任名愚。

江亭晓望怀幼良罗子

明代· 李云龙

一上江亭望,微茫水国分。残潮荡晓月,村火照春云。

浦溆凝龙气,沙洲起雁群。归帆遥莫辨,心折为思君。

送张垣孺

明代· 李云龙

少年多难与时违,笑指丹丘去路微。访道独携青竹杖,寻师频礼白云扉。

身如野鹤飞无定,心在青山去是归。独有睢阳天万里,倚门人望老莱衣。

哭袁大玉符卿 其五

明代· 李云龙

冥漠何须问,萧条非自今。一官如脱屣,四十已抽簪。

不死妇人手,长留烈士心。东风吹雨泪,班驳百花林。

闻征黎官军奏捷寄王都督 其三

明代· 李云龙

漫道功成指顾馀,瘴乡风雨费驰驱。封侯亦是寻常事,莫把云台易五湖。

和邓玄度少参楼居诗次韵 其三

明代· 李云龙

萧斋清似玉壶冰,望去常惊紫气蒸。卖药频停采芝侣,摘蔬时供折芦僧。

探来金检知无数,梦到瑶台定几层。最羡罗浮青入目,名山长向席边登。

黎有道拥丽人入幕筑别院居之戏赠

明代· 李云龙

铃阁西偏绣柱斜,药炉诗卷伴琵琶。黄金不惜为华屋,碧玉何妨自小家。

本是鸳鸯池上鸟,岂同桃李路傍花。不须戎服排门去,窥户人今隔绛纱。

闻杨都督父子死播事甚烈诗以挽之

明代· 李云龙

红旗飐阵火云开,填填战鼓殷春雷。逆酋摩首不知处,壁垒如山一夕摧。

将军此时轻骑入,气激乌江江水立。谁知五将尽失道,坐使骅骝受羁絷。

紫宵山连战血红,援兵缩首畏闻风。白面监军不足道,骑猪南窜称元戎。

黑云沉沉角声死,腰下玉龙呼不起。双携爱子向黄泉,臣死终当为厉鬼。

战骨未朽贼垒空,莫将成败论英雄。异日卫青终有幸,当年李广竟无功。

楚水萧萧连楚云,霸陵无复故将军。至今寂寞乌江道,风雨啼猿不可闻。

梁明府席上咏文木盘二首 其一

明代· 李云龙

嘉木生南海,蟠结郁成文。幸托良工手,华堂得奉君。

初疑绮席上,捧出一盘云。愿承罗袖拭,为君荐微芹。

酬何龙友太史

明代· 李云龙

卑栖何敢望高梧,暂挂云帆问五湖。溪路独行芳草远,江干长啸碧天高。

荷花越榜邀明月,杨柳吴门听夜乌。漫道烟霞可娇语,玉堂君自有蓬壶。

过罗幼良溪上草堂留题

明代· 李云龙

蘼芜叶暗江云暖,杨柳阴浓湖日晚。桃花两岸笑迎人,坐溯溪流不知远。

溪上柴门临水开,水鹤夜语溪风回。寂寂竹窗人不到,溪声时过小桥来。

怀仙引和黎君献 其三

明代· 李云龙

水府春风兰杜香,流霞不断树苍苍。前溪谁唱游仙曲,不是刘郎是阮郎。

关于诗人

李云龙,字烟客。番禺人。少补诸生,负奇气,一时名士多严事之。绌于遇,以赀游国学,卒无成。走塞上,客东莞袁崇焕所。时崇焕总制三边,威名大震,云龙在幕参其谋。既而崇焕死,遂为僧,称二严和尚。明亡,不知所终。著有《雁水堂集》、《啸楼前后集》、《遗稿》、《别稿》行世。清同治《番禺县志》卷四二、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李云龙诗,以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所藏民国手抄本《啸楼诗集》为底本,参校以广东省地方文献馆民国铅印本《啸楼集》及清温汝能《粤东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