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范涵虚太史请假南归四首 其三

明代· 于慎行

年年陌上起骊歌,别恨秋声可奈何。欲折一枝桥畔柳,长条零落已无多。

为侯六悼妾六首 其六

明代· 于慎行

惆怅东风恨万重,难将春梦觅仙踪。香魂一逐行云去,知在巫山第几峰。

阁试征西将军出塞歌

明代· 于慎行

榆关九月寒风早,玄霜已白边城草。敌骑朝侵策勒营,将军夜出祁连道。

关山晓月度龙沙,马上芙蓉吐剑花。连营画地传刁斗,十万军声静不哗。

期门少年健如虎,束发从军思报主。画角寒销玉塞云,铁衣冷拂金城雨。

援枹执鼓何雄哉,笑看楼兰动地来。合围瀚海浑无敌,转战皋兰未肯回。

紫骝汗血归来后,肘背黄金大如斗。胡床坐解月支头,割鲜笑釂蒲萄酒。

酒泉亭障接乌孙,辎重如山入塞门。五云阙下报天子,万里封侯安足论。

书吴门韩封君友兰卷二首 其二

明代· 于慎行

兰苕何猗猗,结根在秋坂。皓露夕以零,靡迤风自远。

幽人秉冲尚,眷言树九畹。匪资服媚荣,将以华岁晚。

生不当门户,馀香流茂苑。郁彼背堂萱,相对方婉婉。

持此永年寿,愿言加餐饭。

长歌行

明代· 于慎行

宴坐北堂上,秋宇何清凉。客心殊不乐,起视夜未央。

新月鉴空轩,列宿烂成行。熠耀飞中庭,莎鸡号东厢。

仰见孤鸣雁,噭噭天南翔。屣履步阶除,啸咤以慨慷。

少壮弄文史,思登君子堂。青阳忽不待,玄发亦已苍。

百川正东流,大海何泱泱。寒暑相迁次,日月互匿藏。

年命非金石,荣耀安得长。自非不朽图,何以播馀芳。

抱兹千岁忧,俯仰中情伤。

黄仪庭司城邀集冯虚阁

明代· 于慎行

振衣山畔寺,载酒寺边楼。笛散千峰雨,砧传万井秋。

地因邀月胜,人拟御风游。不尽萧森气,寒江正北流。

燕歌行七解 燕歌行六解 其二

明代· 于慎行

来日苦短去日长,四时代谢心茫茫。为客置酒临中堂,吴歈齐讴出东厢。

引宫刻徵为乐方,悲音冽冽激中肠。劳心惆忉不可忘,西风吹衣天雨霜。

列宿灿烂罗成行,双星明明在河梁。咫尺不语空相望,何为含忧令心伤。

寄题李棠轩宗伯玉华洞天二首 其一

明代· 于慎行

新开灵窟起何年,旧号青城小洞天。千古山川留胜迹,一时名字证真缘。

丹台晓落绵江月,石室春浮宝树烟。自是君家称相馆,三巴别业似平泉。

送朱养淳太史册封周藩

明代· 于慎行

蓬莱阙下五云飞,桐叶封函出帝畿。汉苑花香随使节,河桥柳色上征衣。

天临玉署恩偏渥,星近银河夜更辉。试向汴京城里望,六街何处不朱扉。

子夜秋歌 其一

明代· 于慎行

严霜下空阶,促织声何烈。夜中无人语,怀情望秋月。

送范涵虚太史请假南归四首 其四

明代· 于慎行

莫拟扁舟泛五湖,六桥烟月旧游孤。停桡试隔秦淮听,子夜歌声尚有无。

出塞四首为辽左李大将军赋 其四

明代· 于慎行

玉节君王诏,军中夜筑坛。金人归少府,铁骑散材官。

远戍三秋断,严霜万里寒。功成多意气,歌舞入长安。

关于诗人

于慎行(1545—1607)明山东东阿人,字可远,更字无垢。于慎思弟。隆庆二年进士。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以疾归。居正死后复起。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累迁礼部尚书。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旋卒,谥文定。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