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总制胡公次陈伯亮韵 其二

明代· 陈镒

朱门画戟卫严居,瓯越民安绝吏渔。身佩龙泉三尺剑,家传豹略一编书。

且须部列平沙幕,未许闲乘下泽车。白发小儒瞻望久,自怜尔雅注虫鱼。

题湖山十景 其四 雪溪垂钓

明代· 陈镒

水阔天寒雪正飞,渔翁犹在水之湄。凭谁画出溪头景,蓑笠孤舟独钓时。

再次韵 其三

明代· 陈镒

晚景颇好道,寸心孤月明。山川游宦况,松菊故园情。

辽渺天难问,艰危事屡更。倚阑生远思,云外暮鸿鸣。

次韵卲本初题东岩

明代· 陈镒

兹岩何穹窿,屹立亘终古。崖厂削剑痕,石髓滴山雨。

天开一罅峡,风响答人语。行登最高处,逸兴眇天柱。

松阳学舍读张修撰诗因用韵述怀二首 其二

明代· 陈镒

门深无俗轨,春晚绿阴添。竹色侵衣袂,松花拂帽檐。

清风自开户,明月忽当帘。况有佳山水,真成吏隐兼。

借漫兴一十五首 其五

明代· 陈镒

十载缁尘染客衣,田园今喜赋来归。此身与物同闲适,倦翮孤云自在飞。

次韵吴学录过访二首 其二

明代· 陈镒

我衰如倦翮,幽栖忘远翔。平生性耿介,固于圆凿方。

白云自怡悦,欲寄难持将。子尚苦读书,一览应五行。

苍山可杖策,午溪可舟航。曷不时相从,摅怀寄词章。

别后情如何,烟水愁莽苍。

郡中次友人韵

明代· 陈镒

茂宰远见招,偶此到公府。留连日复日,及兹已徂暑。

子乃自远回,衣湿冒风雨。如何父母邦,栖栖若行旅。

赖有同心朋,尊酒忘宾主。谓言丧乱馀,一饭皆天与。

我亦念前冬,登山听鼙鼓。然火中夜行,子实同此苦。

虎口幸脱生,佚老还可许。且当浩浩歌,无为踏瓮舞。

次韵叶文范训导杂咏八首 其五 贺西涧主人祈雨有应

明代· 陈镒

夏旱雨有数,聚巫还可求。今年忽大旱,疲民实煎忧。

涧西隐君子,精诚达冥幽。沛然得甘霔,白水满田畴。

持杯会邻里,共贺百谷秋。馆宾栝中彦,亦觉喜气浮。

诗成远相寄,念我儒家流。我昔为冷官,一饭不易谋。

只今愿年丰,买田归偃休。

送易安道往金陵

明代· 陈镒

易侯来栝苍,朔雪尚留冻。春阳一以敷,生物欣稍众。

辟书复宠招,急起走鞭鞚。江山丽金陵,阔视天宇空。

我惭遁林陬,道远阻迎送。寄情聊赋诗,语拙不可诵。

期君在丹霄,伫听清风颂。文运时方兴,及兹为大用。

过洪崖峡

明代· 陈镒

山长足力蹇,计行无常程。礨礨石齿乱,十步九折萦。

崖泉变为雨,白日成晦冥。孤猿啸云裂,幽鸟呼风生。

出峡渐夷旷,清溪忽然横。

题秦少游别昙法师诗后

明代· 陈镒

昔闻淮海秦公子,谪宦南来古栝城。昼卧藤阴迷客梦,春游沙外听莺声。

三年监税无他事,一日逢僧话此生。结社题诗遗迹在,高风还似晋渊明。

关于诗人

陈镒(?—1456年),字有戒,江苏吴县人,永乐年间考中进士,步入仕途,先后任湖广、山东、浙江等地的副使,明英宗时期镇守陕西,用自己的方式解决了陕西的饥荒问题,后看到河南等地流民啸聚,建议派人前往抚恤,英宗同意后,但官员却没有施行,导致后来河南等地的叛乱。陈镒共三次镇守陕西,前后十余年,陕人很爱戴他,敬若父母。每次陈镒回朝廷,老百姓总是挡道拥车而泣。他回来时,则欢迎的人群数百里不绝。他之得军民之心,前后镇守陕西的无人可及。景泰四年(1453年)因病致仕。景泰七年(1456年),陈镒去世,获赠太保,谥僖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