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叶文范训导杂咏八首 其二 西涧暑夕怀友

明代· 陈镒

青山一何高,流水一何长。念君守涧阿,何因共相羊。

及兹暑雨霁,遥夜生微凉。居然抱幽独,四顾皆崇冈。

而我当此夕,忽复病起床。徐行大溪上,月在天中央。

众星自隐见,耿耿亦有光。岂不增感怀,沈吟寄来章。

游延庆寺

明代· 陈镒

久厌城市喧,偶出览佳胜。迢迢转溪湾,翳翳入山径。

林深寒日薄,塔耸秋云净。翠光冷松杉,古韵度钟磬。

跻石遂幽讨,掬泉足清兴。忽闻禅老偈,颇发骚人咏。

尘空性自澄,妄去心始定。因悲射利徒,扰扰一何竞。

乙未秋九月十五偕季山长登东岩分韵得妙字

明代· 陈镒

盘盘上青空,落落展遐眺。秋高群木变,丹碧眩晴照。

东西两岩起,云谷通?窱。天风忽来喁,可以发余啸。

人生尘世中,千忧逢一笑。宁将胜士槩,下混俗子调。

夜投元公房,菊泉试茶铫。相从扣圆觉,庶以达微妙。

题湖山十景 其六 松岭早行

明代· 陈镒

松林曙色未全分,半入青山半入云。落叶钟声何处寺,行人疑在梦中闻。

和贾县尉秋日往山中诗韵二首 其一

明代· 陈镒

野桥村路雨初晴,满袖凉风马足轻。松下几年淹宦况,山中九日动诗情。

逢时又见黄花发,感事俄惊白发生。且喜囊中无长物,只留琴剑伴回程。

次韵友人游留此岩 其一

明代· 陈镒

今春曾作此岩游,花落山空水自流。到院怯逢僧定后,看云始悟此生浮。

长松结子应千岁,老鹤生孙知几秋。尚忆个中风景好,何须海上觅蓬丘。

挽李山甫教授

明代· 陈镒

避乱山中白发垂,近闻访旧入城池。芦花月淡人无处,桂子风凉雁过时。

旅衬回程扶道左,举家迎哭向溪湄。他乡莫恨相知少,自有门生奠酒卮。

古断肠曲

明代· 陈镒

花落长门日易昏,不因芳草为销魂。玉阑干外东风过,吹落罘罳月一痕。

春日偕杨震卿山长城东散步

明代· 陈镒

今晨薄雾散,远峤晴光开。驾言城东策,杖屦相追陪。

花事在桃李,日气浮蒿莱。适与景物会,熙熙在春台。

大哉天地德,万汇出雕裁。玄功不自有,妙化付一杯。

而我与数子,雅好无相猜。及时此行乐,且复寄尊罍。

借漫兴一十五首 其三

明代· 陈镒

径竹猗猗昼掩门,日移清影过芳尊。午香一炷闲无事,坐看幽禽下树根。

次韵叶文范训导杂咏八首 其三 山中晚步

明代· 陈镒

诗人在山中,时夏忘热恼。壮心久已降,想若风旌倒。

待月升山椒,延风来木杪。斋居近村墅,桑竹自环绕。

更觉农事饶,连畦秀禾稻。川坂窈而深,颇胜桃源好。

缓策经壑丘,恬目送云鸟。安得远相从,逍遥共论道。

虽云途路难,无使音书杳。人生谅有分,且复散冲抱。

次韵冷冷轩

明代· 陈镒

彼美玉山泉,涓涓出深谷。汇作井洞幽,其下龙蟠伏。

馀流散无声,清寒入山木。曲折数里遥,故绕诗人屋。

檐间寒月映,檐外秋云宿。分贮归瓶罂,不用接脩竹。

清声惟在耳,久听天机熟。寄语冷冷轩,吾当挂冠服。

关于诗人

陈镒(?—1456年),字有戒,江苏吴县人,永乐年间考中进士,步入仕途,先后任湖广、山东、浙江等地的副使,明英宗时期镇守陕西,用自己的方式解决了陕西的饥荒问题,后看到河南等地流民啸聚,建议派人前往抚恤,英宗同意后,但官员却没有施行,导致后来河南等地的叛乱。陈镒共三次镇守陕西,前后十余年,陕人很爱戴他,敬若父母。每次陈镒回朝廷,老百姓总是挡道拥车而泣。他回来时,则欢迎的人群数百里不绝。他之得军民之心,前后镇守陕西的无人可及。景泰四年(1453年)因病致仕。景泰七年(1456年),陈镒去世,获赠太保,谥僖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