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荅杨文学

明代· 陈镒

江湖成久客,归思忽然生。富贵非吾愿,交游亦世情。

头颅今已老,生计尚无营。一舸沧洲外,梅花兴自清。

病起夜坐二首 其二

明代· 陈镒

自怜衰老貌,灯影雪千茎。药饵扶吾病,诗书寄此生。

欲至松学连日阻雨再用韵奉简诸友

明代· 陈镒

欲访蟾峰虽咫尺,潇潇风雨隔平原。故人只在松边馆,倦客空吟竹外村。

两处离怀溪水阔,一襟幽思岭云昏。旧栽青杏今何似,想见阴浓覆酒尊。

客旧馆

明代· 陈镒

曾作芜城客,重来又五秋。鱼盐河上市,箫鼓竹西楼。

地暖梅花发,天寒江水流。依然风月好,且复寄优游。

次韵九日招友人饮午溪楼

明代· 陈镒

乱罢君来居此地,两逢重九共持觞。舟移野渡冲残雨,人倚曾楼醉夕阳。

头发又添今日白,菊花只似旧年芳。登临无限伤时恨,尽付东流溪水长。

游南岩寺 其一

明代· 陈镒

蟾溪南畔小峨嵋,幽磴盘盘上翠微。路转山亭休客驾,林开云屋挂僧衣。

天池水净涵秋月,石笋峰高障夕晖。胜地从来隔烽火,却怜人世劫灰飞。

次韵友人雨后过绿猗亭

明代· 陈镒

山径无人扫白云,苔痕草色雨馀春。款门看竹客无事,汲井烹茶主不贫。

亭外幽花闲自落,林间啼鸟偶相亲。知君未拟归城市,曳杖时还访野人。

奉和元帅石末公春晴谩兴诗韵

明代· 陈镒

使君惠泽似春阳,田有来牟麦有桑。日暖戟门旗转影,风清玉帐剑生芒。

深山狐兔潜无迹,旷野黔黎喜欲狂。今日朝廷方倚重,论功应不愧韩张。

秋日登吴山望城东战垒怆然有怀

明代· 陈镒

乱后吴山依旧青,登临一望却伤情。长河白骨沈寒水,落日乌鸦噪古城。

湖上采莲无画舫,关东种柳满严营。繁华从此成消歇,潮到空江恨未平。

题草堂晚景图

明代· 陈镒

远水涵碧波,重山敛暝色。琴客期未来,草堂新月白。

寄题陈此一鍊师寿岩诗卷

明代· 陈镒

闻说仙都陈道士,灵书真篆得心传。药炉火暖金丹熟,寿穴云深石髓坚。

鹤趁笙声岩顶月,龙回剑影洞中天。彭篯骨相应难老,且住人间八百年。

再游南明寺和旧题韵

明代· 陈镒

十载无因到此山,满阶苔色上层阑。堂中禅老眉如雪,独与青松耐岁寒。

关于诗人

陈镒(?—1456年),字有戒,江苏吴县人,永乐年间考中进士,步入仕途,先后任湖广、山东、浙江等地的副使,明英宗时期镇守陕西,用自己的方式解决了陕西的饥荒问题,后看到河南等地流民啸聚,建议派人前往抚恤,英宗同意后,但官员却没有施行,导致后来河南等地的叛乱。陈镒共三次镇守陕西,前后十余年,陕人很爱戴他,敬若父母。每次陈镒回朝廷,老百姓总是挡道拥车而泣。他回来时,则欢迎的人群数百里不绝。他之得军民之心,前后镇守陕西的无人可及。景泰四年(1453年)因病致仕。景泰七年(1456年),陈镒去世,获赠太保,谥僖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