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庐山白鹿洞 其二

明代· 湛若水

朱陆当年此讲闻,晓然义利一时分。要知义利真消息,物我心生胜火焚。

卢氏五坞书屋长言

明代· 湛若水

少参子卢子师陈,癯如海鹤立我门。索赋五坞山房篇,予辞以病无能焉。

靡丽之词病子云,壮夫不为予何人。无已托歌于长言,五坞峙地五岳然。

又如五星之在天,夫在天者阳之神,其在地者阴之真。

阴阳合德天地浑,五子得之为舜臣。燮理阴阳亮天地,圣人成能在五伦,不然亦有五经存。

五事元来共一原,收拾溥博极渊泉。渊泉如地,溥博如天。

备我身变化,位育如屈伸。借问山房吾伊贤,听予长言闻不闻。

九思九歌 其六

明代· 湛若水

我所思兮在九华,中华顶上为吾家。洒落中居控四维,如精中军敌四邪。

予将欲往亮非远,湛然发轫齐山崖。

戏书天真上人所携罗念庵诗卷及楞严经解

明代· 湛若水

达磨西来无一字,空馀只履西归时。空来空去空家宝,更数他财作甚为。

毛献清殿元乃婿王世芳年十八领乡荐会试下第因留毕姻于毛氏以孟秋还太仓

明代· 湛若水

弃繻略比终军少,折桂初逢素女游。且逐鹿车归海曲,还如萧史别秦楼。

冰清玉润终辉映,白璧明珠岂暗投。他日尚书传仲默,几年南国咏雎鸠。

再赠李朝芳还潮阳兼简薛竹居连珠吟 其二

明代· 湛若水

天理昭昭只大公,意中了了末由从。君看忘助皆无处,□子之间即是中。

送泰州博何道充

明代· 湛若水

通州广文何道充,和气可挹如春风。四载泠泠振铎声,至今闻者开盲聋。

此风传播自扬泰,欲得师者人人同。鹿门文选知在扬,补之泰州从众公。

何君义气更喷薄,生死交情不改矱。安溪倾盖始定交,临死后事以相托。

君之高义激秋云,携丧并子同南舶。教子全丧谢九原,略无难色见然诺。

嗟嗟世上平生交,临难反眼若不识。临难反眼若不识,闻君之义宁无怍。

始知动人自有本,知本可与共圣学。愿君充此恻隐端,优与诸生入圣门。

登储潭庙临潭水观大树二首 其二

明代· 湛若水

习礼当时曾伐木,蔽亏日月失阴晴。不知曾有神仙过,试问祠前老树精。

荣寿诗赠赵廷评崇信归庆严亲梅月翁

明代· 湛若水

人皆爱世荣,我独爱良贵。人皆爱年寿,我独不如是。

良贵在我身,世荣从外致。年寿会有涯,显扬于世世。

我昧梅月翁,知之有贤嗣。行道与立身,以亲受多祉。

归荐荣寿篇,廷评子赵子。

重送何生良夫还桂阳

明代· 湛若水

千里出求仁,足迹弥三广。归来无一事,宝在灵台上。

代简寄扬州杨孝子锜

明代· 湛若水

维扬过客已知名,孝子旧为族党称。便合首科逑闵冉,闭门闹市坐懵腾。

长江杂咏十一首 其六

明代· 湛若水

失心失路可哀人,忽悟翻哀在自身。痛痒自身自知得,何如鸡犬又乡邻。

关于诗人

湛若水(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