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湛若水
骑牛以问牛,牛在宁他求。即此斋戒心,便与神明游。
将晴欲雨此何山,我亦半醒半醉间。泥滑未须愁晚暮,崖高犹拟直追攀。
到穷真境都无事,了悟浮生始觉閒。闻说上方花更好,莫教不采竟空还。
当年我卜黄龙坡,山木未深云未多。直向天华蹑天路,飞云影里放天歌。
境土移毡近,罗浮就眼新。秪应徐节孝,扶持百年亲。
吾闻焦先生,避地来隐沦。不受天子召,变名匿其身。
当时如弃灰,后世如席珍。固此一人耳,美恶异等伦。
遗祠依古刹,寂寞江海滨。因思乘桴叟,夐绝真天人。
安得从之游,究竟所未闻。
三山山外青天外,合作无穷如是观。道人独立无穷外,但见乾坤小一丸。
陈生屡屡求予言,欲言未言意先传。始知无言是至教,四时百物无非天。
燮理由来在相门,盎中潜跃化机存。枯鳞涸辙知多少,一并烦公达圣尊。
行行重行行,行经铁柱观。为问锁蛟人,飞升乃何岸。
滕王迹已空,苏张隔湖畔。谁云死不亡,啸歌复长叹。
封书寄燕雁,雁不过衡阳。封书寄江鱼,鱼沉江水长。
江水亦有竭,封书永不灭。耿耿无由宣,心绪自中结。
中丞出耀武,横槊赋新诗。画戟青天杳,楼船白日移。
波光閒水阵,霾气散霜麾。见我开衷素,论交颇恨迟。
多年不见罗浮子,忽见平生何广文。汪汪广汉谁能度,他夜随君有梦魂。
湛若水(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