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太学生蔡羽归洞庭山

明代· 湛若水

昔我游太湖,欲访洞庭山。匪为爱僻绝,自古多隐贤。

翠壁浮大泽,洪涛卷高天。道阻不可致,怅望二十年。

蔡生从予游,秀出西山巅。爱之如爱山,神爽超尘凡。

虚无指归路,渺渺在云间。为我卜角里,先扫茅公坛。

遗庵任丘张君寿七十太史李宗易令岳也恳予作寿诗二十韵

明代· 湛若水

丈人河上秀,蓟子朔方英。素履终全节,金天独孕精。

留侯无事汉,仲蔚不居城。入粟都随例,褒官自当荣。

寿筵开赤县,真箓授神京。福地通玄极,神仙接岛瀛。

东床分玉液,北斗下金茎。燮理存交酢,调和付太烹。

挥杯邀玉兔,举手揖长庚。月底排鸾驭,云中听凤笙。

过从皆抱朴,招引或篯铿。蔼蔼闻歌至,翩翩倒屣迎。

各酣真率酒,共进太和羹。自有延年诀,谁称介福觥。

诸郎传世德,别驾振家声。何日延三老,如公亦五更。

由来知玉润,应不愧冰清。上寿元平格,遗安乃利贞。

至仁须永命,无事即长生。缕舞纷仙乐,清谣尽胜名。

答罗生郡从白鹿洞来问所疑 其一

明代· 湛若水

愚智师心亦是知,乾坤此路本多岐。游人未识尼丘路,细把中庸问子思。

赠柴允中归江山

明代· 湛若水

允中不允中,中在虚无里。无在无无在,自见天之理。

送陈元白归省三首 其二

明代· 湛若水

荆门共弄江门艇,我与荆门是路回。因子望云一惆怅,明年消息杏花开。

次韵姚泽山大巡罗浮八咏 其三 黄龙洞

明代· 湛若水

百丈崖头更问源,珊珊流水铁桥前。飞云忽被风吹散,万树桃花锦一川。

别后与赵元默言怀四首 其一

明代· 湛若水

子房报韩心,毛公捧檄意。衷曲谁能亮,举世皆非是。

圣哲明几先,众人视成事。浊水出磨泥,一朝迥神异。

士志各有定,肯为俗下比。

送夏官正郎伍君左迁安吉判官诗

明代· 湛若水

昔闻云间言,国有古君子。作者魏陆俦,扁舟五湖里。

翩翩司马郎,遥遥鸱夷裔。如闻市虎谣,复道投杵起。

垂翼天目游,再奋天门翅。磨泥在泥中,超然出清泚。

丈夫贵自立,自古多此事。

送刘仲德分教感恩

明代· 湛若水

乌石崖西一室清,先生白首坐穷经。莫言稽古全无力,静拥琼毡看蜃生。

万竹尹先生为人孝谨有似万石君建故作诗表之

明代· 湛若水

竹石元来不必分,竹精神是石精神。若教万竹论封爵,可配当年万石君。

送族孙必进赴配所诫言 其一

明代· 湛若水

诫尔出门去,门外有瞿塘。吾心有坦途,吾心有康庄。

于刘子所见白鹿山人蔡君诗戏作

明代· 湛若水

白鹿山人白眼多,胸中垒磈柰君何。昨宵梦语阳明月,又共天台月底歌。

关于诗人

湛若水(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