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履曲 子房从赤松子游托也

明代· 韩邦奇

廷尉司,萧何械系。未央宫,韩信诛夷。那英雄、早已见先几。

赤松子、人何在,黄石公、数真奇。知情的,只有个越范蠡。

杂兴 癸夘九月也 其八

明代· 韩邦奇

数年戎马满关河,鲁督提兵夜又过。塞外生俘今几万,云中甲士近如何。

曾闻汉将旌旗远,谩说边庭战骑多。咫尺太原接畿辅,莫教戎马渡滹沱。

送邃谷子 其一

明代· 韩邦奇

十载相思隔帝州,天涯此日复离愁。湖明返照吴山暮,枫落寒潮越海秋。

流涕贾生空上策,怀乡王粲谩登楼。茫茫水国销魂地,万里烟波一叶舟。

题阙

明代· 韩邦奇

又不是、贪山水,又不是、爱神仙。人家筵席,也终须散。

諕杀人、鹤唳华亭叹。愁杀人、鸟尽淮阴怨。聪明人、须早过是非关。

英雄汉、挑不起功名担。肯排山、山能撼,肯倒海、海可翻。

只是我、意儿里不要紧。心儿里懒。没来头、无限闲拘管。

不中用、多少闲文案。黄石桥、收了子房编。玉门关、挂起班侯剑。

我本是、钓鳌人,做不得、攀龙客。千万般、怕负了皇恩大。

二十年、偿不尽经纶债。两三翻、空惹得青山怪。归来一啸,海天空醉时节。

还觉得、乾坤窄。洛阳桥、春柳新,岳阳楼、阴风动。

蔓草长、休迷了渊明径。华峰高、还寻著希夷洞。五湖深、系不住陶朱艇。

养閒身、猿鹤伴丹青。铸衰颜、龙虎蟠金鼎。你看那、三杰忙,你看那、四皓闲。

汉家青史,都把名儿显。白楼绿柳,是吾家苑。渭滨河曲,与渔樵伴。

对知音、还取古琴弹散。幽情细把羲经点。

狱中集古十六首 东岩同扉 其十五

明代· 韩邦奇

朔云横高天,远海动风色。萧飒望中来,摧残梧桐叶。

感叹发秋兴,苍然五情热。长安如梦中,云山万里隔。

前期浩漫漫,落日归心绝。生事如转蓬,一官已发白。

昨日东楼醉,绿杨正可折。今兹大火落,已属流芳歇。

壮心惜暮年,岁光屡奔迫。天地一浮云,生死殊飘忽。

李斯上蔡门,穷途方恸哭。张翰江东去,清风洒兰雪。

世路今太行,非时将安适。结心寄青松,千春卧蓬阙。

且复命酒樽,浩歌待明月。

买剑曲

明代· 韩邦奇

千金买宝剑,百金装赤鞘。意欲献上方,骑马长安道。

剑拔风尘昏,囊贮血肉腥。古来游侠儿,一掷双丸青。

瀚海忆?珉,天山起鼙鼓。落日照辕门,将军怒如虎。

年少气亦侠,常思万户侯。磨刀桑乾河,欲唱大刀头。

金印大如斗,旌旗百尺高。不上燕然山,不插侍中貂。

少小事戎行,生长亦朔漠。君恩重如山,铁衣轻如葛。

朔风萧萧来,七月如深秋。马腾槽边嘶,笑取金络头。

男儿介冑身,死葬昆崙山。却笑班将军,生入玉门关。

朱履曲 边城夜雨

明代· 韩邦奇

对寒灯、边城今夜。望长安、家山在那些。雁南归、人没个去时节。

风瑟瑟,催残漏,雨潇潇,打红叶。多管是、替愁人来添闷也。

送邃谷子 其二

明代· 韩邦奇

阊阖沉沉万里遥,五云深处拥箫韶。谁将麟史开春讲,日有龙旂候早朝。

黄阁雍雍周俊彦,金貂楚楚汉骠姚。如君独上忧时策,越岭东南见海潮。

自高平趋潞州和菊轩韵

明代· 韩邦奇

昨宵风雨过高平,今日晴川柳色明。渔笛一声漳水暮,青山寒拥潞州城。

邃谷将行话别

明代· 韩邦奇

十年海上谩相逢,坐对清尊听晚松。长路风尘悲逐客,南荒礼乐见儒宗。

看山是处还三宿,去国无心更万钟。圣主即今思化理,未应直道独难容。

浪淘沙 华阴诸生贺翟长教会试

明代· 韩邦奇

师道最尊严。绛帐高悬。门前立雪尽英贤。况有文章堪乐与,桃李翩翩。

暂且拥青毡。不日鹏抟。明年春满杏花天。圣主临轩亲策士,身上金銮。

满江红 哀仲礼

明代· 韩邦奇

四野停云,哀猿哭、潇潇渭水。伤心处、青山雨歇,白杨风起。

十二楼中谁是主,三千门下空珠履。想当时、雪夜渡冰舟,成何济。

五经义,十九史。班马才,关闽志。但萋萋荒冢,寒莎遍地。

长夜沉沉何日晓,绵绵此恨何时已。看穹碑、历历写衷肠,千行涕。

关于诗人

韩邦奇(1479--1556)明代官员。字汝节,号苑洛,陕西朝邑(今陕西大荔县朝邑镇)人。正德三年进士,官吏部员外郎,以疏谕时政,谪平阳通判。稍迁浙江按察佥事,宦官强征富阳茶、鱼,他作歌哀之,遂被诬奏怨谤,逮系夺官。嘉靖初起山西参议,再乞休去。自后屡起屡罢终,以南京兵部尚书致仕。嘉靖三十四年,因关中大地震,死于非命。韩邦奇文理兼备,精通音律,著述甚富。所撰《志乐》,尤为世所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