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杨大东厓赏花词后

明代· 陈邦彦

粉白脂红斗艳香,冶游还逐少年场。轻盈态度依杨柳,细腻风光上海棠。

好鸟有情当客语,狂蜂无赖为谁忙。江南才子多间思,收拾繁华锦一囊。

南上述怀 其一

明代· 陈邦彦

人生际中晚,譬若萍随水。祸福非所谋,毋令愧青史。

仁义本何常,蹈之则君子。蹇余生不辰,西北风尘起。

谋国彼何人,皇舆倏倾圮。藿食虽无责,良亦有馀耻。

所赖宗社灵,真人嗣丰芑。汤汤横流波,半壁东南峙。

抚膺疏往事,血泪欲盈纸。逝将瞻阙廷,何必曾青紫。

客曰子何其,鲰生宁足齿。士固各有志,遑问誉与訾。

刍荛如可献,乱略庶有豸。寄言谢同人,但祝道如砥。

中宿江上杂诗 其九

明代· 陈邦彦

天末仍孤客,江干亦小除。未遑理舟楫,省得觅瓜蔬。

歌啸且度日,醉醒谁是予。晚来朱叔子,新寄数行书。

次答家珶赤兄 其一

明代· 陈邦彦

济时自昔仗英雄,非曰能之愿下风。但遣行藏殊小草,敢论词赋拟长虹。

龙飞建号嘉祥合,雁序临歧感奋同。漫向九关忧虎豹,金陵王气正菁葱。

闻变 其四

明代· 陈邦彦

面孔犹人自肺肠,也曾金殿献文章。家门肯谓恩私浅,忠孝谁传作述芳。

未论奚珣终伏锧,却怜王衍亦排墙。如何率土惭回部,霜剑棱棱五十行。

访宋鸿羽先生弗及

明代· 陈邦彦

繁气日乘除,二仪何寥廓。往世既莫追,来兹渺难度。

我闻古哲人,前知如炤灼。于汉颂京焦,于晋称管郭。

史册传其语,而今不可作。伟哉宋先生,名理渊以博。

足迹半中原,神姿方矍铄。大者谈废兴,小之验风角。

冥搜析纠纷,大义恣挥霍。先几告徵符,已事悉如酢。

渺余谋面晚,向往神先跃。道韶闻动定,抵虔云已邈。

不后复不先,相违惟一昔。缅忆淩江道,六日卧高阁。

何哉阨良晤,此病洵云疟。雠逆聚秦陇,匈奴蹑河朔。

庶几闻绪论,于以起文弱。草莽但杞愚,至人犹屈蠖。

何时觏遐踪,高谈叩冥漠。

丙戌冬日山中感事八首 其三

明代· 陈邦彦

云谷峰头发晓寒,瀼瀼青露不曾乾。箕山节苦尧何损,湘浦人留楚未残。

河畔褒衣新命操,仗前铜马旧登坛。呼儿话别无馀语,为嘱浮生作好难。

答黎恭甫伟长

明代· 陈邦彦

城南杯酒共依依,奋袂晨征愿已违。弱骨自缘忧国瘦,旅魂时逐故园飞。

未更世路狂应怪,纵有昌言力较微。惭愧故人诗尽好,病中吟望一沾衣。

中秋储潭江上 其二

明代· 陈邦彦

病后絺衣怯露寒,娟娟山月掩篷看。故园朋旧多相忆,何处更深独倚栏。

寄临川刘钟台先生 其一

明代· 陈邦彦

放勋诒峻德,隆准启炎箓。夫子神明胄,风期旷相属。

绾符莅南交,芃苗馀霢霂。时修握手欢,宕佚稀节目。

三载晋容台,百粤怀涵育。弘济谅匪他,豁达良已足。

徘徊眺高旻,星汉互晖烛。时艰已宏多,至人在空谷。

丙戌冬日山中感事八首 其六

明代· 陈邦彦

静里参求颇自知,扫除痴妄是男儿。垆韝万象终谁业,聚散群生会有时。

尼父竟从洙泗老,孔明空负帝王师。蒲团三尺无长物,不向江湖学子皮。

赠梁渐子 其二

明代· 陈邦彦

有怀不自喻,无金喜结客。志意匪恒期,时以寄吾迹。

所思如有人,求之不可得。及门曾子固,于君为夙昔。

闻声已相思,耿耿在中鬲。九年春正月,夜光皎如璧。

醉里从群谢,座中犹别识。迟明读君书,读之动颜色。

薰以兰蕙膏,崇以珠翠饰。令质本自妍,区区非所益。

帐中不敢秘,服膺永无斁。

关于诗人

陈邦彦(1603年~1647年),字令斌,号岩野,广东顺德龙山人。南明抗清民族英雄,岭南三忠之首,陈恭尹之父。早年设馆讲学,为当时南粤硕儒名师。明亡,年屈四十的陈邦彦疾书《中兴政要策论》万言书,并参加南明广东乡试,中举人,擢升兵部职方司主事,派往赣州参与军事。1647年(永历元年)与陈子壮密约,起兵攻广州,兵败入清远,城破被捕,惨遭磔刑。陈邦彦深具民族气节外,诗文也饮誉当时,与黎遂球、邝露并称“岭南前三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