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陈秉刚赴廉州照磨 其二

明代· 金幼孜

射策当年负俊声,每怜知己最关情。梁园早见收枚乘,宣室无能荐贾生。

清夜闻鸡伤别思,北风驱马促严程。悬知过岭梅将发,有待题诗寄玉京。

题颜氏奇峰卷

明代· 金幼孜

极目青原在翠微,群峰如画列屏帷。天连秀色分书幌,地拥晴岚照板扉。

竹屿风凉吟载笔,石屏云暖坐题诗。有怀胜迹增惆怅,何日登临慰所思。

蓟门烟树

明代· 金幼孜

野色苍苍接蓟门,淡烟疏树碧氤氲。

过桥酒幔依稀见,附郭人家远近分。

翠雨落花行处有,绿阴啼鸟坐来闻。

玉京尽日多佳气,缥缈还看映五云。

甥光烈自蔚州归喜而赋此

明代· 金幼孜

昨夜灯花结,今朝喜鹊声。忽闻行李至,忧思一时平。

关塞聊须到,山川记此行。壮游真不薄,期尔早知名。

晚同杨少傅蹇夏二尚书宿田家

明代· 金幼孜

马头瞻落日,寻宿过田家。野老欣相得,村醪不用赊。

田园乐丰岁,耕牧足生涯。摇落秋将尽,因之感岁华。

师古堂为朱太守赋

明代· 金幼孜

贤侯有道赞雍熙,报国丹心誓不移。事业欲同千载上,声名要与古人期。

南阳召父应堪继,西蜀文翁可并驰。早晚政成书上考,更期努力嗣音徽。

挽苏伯厚编修

明代· 金幼孜

先生交谊重金兰,十载同朝列从官。天禄校书知姓字,经筵进讲识衣冠。

花迎旅榇春云暗,树掩铭旌暮雨寒。目送归魂招不得,忍将别酒酹江干。

龙潭十景为太医院判蒋用文赋 其五 官桥送别

明代· 金幼孜

迢迤官桥接坦衢,每因送别此踌躇。流分曲涧通瑶海,影落长虹跨碧虚。

别酒倾残桑落好,愁心折尽柳条疏。致身巳遂青云志,何用归乘驷马车。

朝回独坐忆幼男武安 其一

明代· 金幼孜

每日朝回对板扉,一回相忆一回悲。阶前独步寻行迹,犹想牵衣似昔时。

赋玩藻轩

明代· 金幼孜

新构华轩小池上,閒来玩藻亦多情。紫茎荡日绿波动,翠叶翻风细浪轻。

自昔舜裳昭盛美,况闻鲁泮播嘉名。极知文采归吾辈,育德相期更老成。

题墨竹赠贡士邹观 其一

明代· 金幼孜

虚心秉高洁,不受一尘侵。五月清溪上,萧萧风满林。

赠王持翰掾河南都司兼寄黄伴读体方

明代· 金幼孜

三年京国独相知,远别那堪对酒卮。淮浦好山晴似画,汴堤新水绿如漪。

春风洛下堪携酒,夜雨辕门好赋诗。我忆故人黄伴读,为言千里重相思。

关于诗人

金幼孜(1368-1432),名善,以字行,号退庵。新淦县(今新干县)人。建文二年(1400)进士,授户科给事中。成祖即位任翰林检讨。与吉水学士解缙同值文渊阁,升侍讲,为太子讲学。幼孜讲授《春秋》,进呈《春秋要旨》三卷。永乐五年(1407),迁右谕德兼侍讲,永乐十二年(1414)与胡广、杨荣等纂《五经四书性理大全》,迁翰林学士。洪熙元年(1425)进礼部尚书兼大学士,依旧担任翰林学士。明宣宗时,修两朝实录。宣德六年十二月十六日(1432年1月19日)卒,年六十四,赠少保,谥文靖。著有《北征录》及《后北征录》,后人集其遗文辑成《金文靖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