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罗大敏教谕之官襄阳

明代· 金幼孜

君家远自罗源出,道学相传有豫章。世系固应存庆泽,诸孙还喜绍书香。

圣朝作育文风盛,泮水弦歌化日长。早晚到官有馀暇,题诗须上岘山阳。

次怀来

明代· 金幼孜

羽檄通宵急,行宫出每迟。
漏声催鼓角,月影上旌旗。
风逐天香近,星随斗枋移。
中军严宿卫,传警尽熊罴。

庚戌腊月十四夕写怀

明代· 金幼孜

末学深惭忝禁林,空馀白发伴丹心。平生事业知无补,坐对青灯感慨深。

偶过胄监学正曾才鲁出黄精共食之因以奉东

明代· 金幼孜

见说黄精出远方,制来佳味喜初尝。长镵斸处应逢雪,小瓮盛来尚带霜。

日曝已经三伏暑,蜜藏犹和百花香。临风泚笔题佳句,还忆分来寄玉堂。

元夕赐观灯 其一

明代· 金幼孜

阊阖天门开九重,玉楼金殿月朣胧。共看鳌背辞沧海,独向龙墀拥翠峰。

瑞雪暖融鳷鹊观,庆云晴护建章宫。盛时佳节逢元夜,此夕欢娱万国同。

奉和学士胡公春日陪驾同游万岁山 其三

明代· 金幼孜

紫殿青霄外,何年结构奇。攀缘疑失路,回合讶多岐。

竹露凝蛛网,松烟湿兔丝。经行随处好,尽日不知疲。

次若思胡祭酒立春日早朝

明代· 金幼孜

客里残年逢立春,清宵待漏拜枫宸。玉阶旗影飘晴雪,驰道珂声动紫尘。

綵燕斗簪幡胜好,芹芽试簇菜盘新。銮舆暂退闻呼唤,赐宴先传及近臣。

三月廿二日随驾出郊外即事

明代· 金幼孜

出郊偶得并鞍骖,尘俗都忘意自耽。桃李花繁正啼鸟,桑柘叶大将浴蚕。

远树垂罗青似带,遥峰过雨净于蓝。闻道野人催种秫,却令回首忆江南。

扈从车驾巡边过裴村田舍与杨少傅共酌

明代· 金幼孜

清朝催上道,出郭听鸣笳。野水流冰涧,江风涨雪沙。

清谈驻鞍马,小酌坐田家。扈跸惭衰迈,祇怜两鬓华。

挽兵部卢侍郎渊

明代· 金幼孜

经年不见卢兵部,忽读铭文泪满颐。事业巳为当世重,忠勤赖有圣明知。

浮云流水都如梦,南浦西山总是思。一剑未酬知己愿,忍歌楚些送孤儿。

挽杨子恭先生

明代· 金幼孜

先生清介士,抱道独深藏。傲世非关僻,潜名岂自强。

山林成独往,鱼鸟自相忘。前辈风流尽,悲吟只慨慷。

读文丞相传有感

明代· 金幼孜

忆昨中原板荡秋,衔哀日夜在兴周。全生不为功名计,后死空怀社稷谋。

皎皎丹心明日月,巍巍大节重山丘。北来吊古看馀录,祇在当时已泪流。

关于诗人

金幼孜(1368-1432),名善,以字行,号退庵。新淦县(今新干县)人。建文二年(1400)进士,授户科给事中。成祖即位任翰林检讨。与吉水学士解缙同值文渊阁,升侍讲,为太子讲学。幼孜讲授《春秋》,进呈《春秋要旨》三卷。永乐五年(1407),迁右谕德兼侍讲,永乐十二年(1414)与胡广、杨荣等纂《五经四书性理大全》,迁翰林学士。洪熙元年(1425)进礼部尚书兼大学士,依旧担任翰林学士。明宣宗时,修两朝实录。宣德六年十二月十六日(1432年1月19日)卒,年六十四,赠少保,谥文靖。著有《北征录》及《后北征录》,后人集其遗文辑成《金文靖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