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阳春台

明代· 顾璘

楚客歌阳春,和者才数人。调高少知己,绝德难为邻。

荒台满碧草,四顾伤我神。不知当年士,果为何国宾。

慷慨三闾子,离骚风雅陈。明明君臣义,照耀天地新。

斯人虽沉湘,万古仰芳尘。荒哉高唐赋,淫哇何足珍。

与君登高台,瞻望郢城树。龙飞登九天,故宫莽云雾。

日月相蔽亏,江湖各奔注。优游丰沛间,父老日歌舞。

先皇流仁风,桥陵万神护。蛟龙缠穹碑,金字勒长赋。

草木藉华滋,新冬岂寒冱。唯兹盘石崇,乾坤永同固。

徘徊咏丰芑,日暮更延伫。

寄贺长史王景旸乃子登科

明代· 顾璘

董傅儒流重,韦郎世业新。陈诗閒白昼,学礼富青春。

大府高槐色,皇都走马尘。此时金殿上,直欲醉逡巡。

寄叶澄

明代· 顾璘

高士多异标,骅骝隐奇骨。拙匠昧玄理,纷纷写毛发。

曹霸画马权奇高,裴公之面飘三毛。始知能事贵得意,耻与形相论纤毫。

燕山叶子心目灵,少年刻意工丹青。闭门解衣日盘礴,兴起落笔通幽冥。

我谒南曹大司马,五岳峥嵘走堂下。烟霞㸌目不敢前,熟视乃知是君写。

一谪潇湘今几秋,思君不见增烦忧。绝怜山水最奇处,苦乏妙笔移沧洲。

覆釜峰,湘江水,世传蓬壶无乃是。我有长绡寄向君,烦君写入茅庐里,欲访形容问吾子。

赠苏州教授钱宏甫二首 其一

明代· 顾璘

传道青鞋入旧京,乱山何处觅经行。因君却梦西湖色,一夜垂杨满目生。

同二子宿祈泽寺

明代· 顾璘

寒宵宿古寺,爱尔且淹留。忽向蒋生径,仍登谢氏楼。

词华依玉树,行李敝貂裘。为乐须閒散,那能待白头。

漫郎宅用邢侍御韵

明代· 顾璘

炯炯舂陵作,丹心白日明。几人能体国,遗爱在专城。

使节临湘楚,心香仰法程。看公流浪迹,宠辱底须惊。

子鱼南轩看菊

明代· 顾璘

新霜下庭除,寒气薄丛菊。幽花汎馀馨,残叶抱枝绿。

佳人惜流序,玩此竟昏旭。开筵叙同心,漏转更秉烛。

飞觞不停手,既醉情益属。忆余别君堂,三岁始再复。

前时笑歌人,今日半成哭。君颜渐非朱,我发素将秃。

悠悠百年期,流转亦何速。功名有天造,升高易颠覆。

不如丘园中,放浪展心曲。月出但高歌,无用太拘束。

夜游韶音洞同徐萧二君

明代· 顾璘

重华昔南狩,乘云苍梧岑。元德被千载,山川渺崇深。

伊谁慕遗迹,号此空江浔。坤灵启虚窦,孤嶂丛篁森。

南风从中来,锵然协韶音。上有孤凤皇,扬采仪青林。

游览值初夜,盘桓剧幽寻。二子兴不浅,高歌五弦唫。

榜舟涉水府,秉烛跻嵚崟。依微历石径,寒露清人襟。

照壁颂古文,虫书黯销沈。感之叹陵谷,浊酒聊共斟。

赋诗亦何谓,祗以昭遐心。

以铁冠寿徐子仁

明代· 顾璘

干将鍊神剑,遗我铁一丸。道逢洪厓公,为制头上冠。

形模半月偃,金波错微澜。晶荧金天气,照耀素发寒。

赠子介眉寿,缀之瑶华簪。偃蹇青林侧,魑魅焉可干。

赠别周别驾王司理入京十四首 其十三

明代· 顾璘

斯人多疮疣,君门嗟万里。先民喻安危,即事指舟水。

银章挂君腰,承宣职所委。奏功赤墀下,愿言报天子。

不闻四郊乱,无乃大夫耻。

赠叶原静游雁荡归金陵兼呈大司马乔公

明代· 顾璘

汎览名山图,雁荡天下奇。天吴举蓬岛,乱掷沧海湄。

巉岩老蛟脊,诘曲盘桃枝。攒峰蔽青冥,星斗昼陆离。

灵湫倒银汉,六月飞寒澌。仙人隐洞府,玉简灵文垂。

白石充糇?,紫芝可疗饥。凤笙乍缥缈,鹤驾时逶迤。

绿髓苟未变,丹梯讵能窥。叶子道者流,夙禀烟霞姿。

去冬游武夷,未惬心所期。今春策短杖,直往了无疑。

天台逢李生,拍手欣相持。溯流问桃水,探穴寻仇池。

俯瞰不测渊,仰凌万仞危。端坐天柱峰,要观日出时。

扶桑射东影,瞥见苍龙?。太湖仅一勺,匡庐忽平夷。

呼酒酹苍梧,凤鸟来何迟。浩浩浙江涛,伍胥今谓谁。

桃花落已尽,芳草含碧滋。啼莺劝客饮,正与烟花宜。

满举白玉斗,吞却东南陲。坐觉方寸间,云峤相撑支。

归来回风亭,目光如玻璃。磈磊作奇画,琳琅吐新辞。

颠倒雷电走,苍茫神怪悲。十日说不辍,齿颊生凉飔。

四座烦郁散,听者俱忘疲。灵秘自此泄,海若安能私。

还拜大司马,请陈贱子诗。定知㠝岏势,纵横列阶墀。

迢递金银阙,梦寐如见之。谢客休挂席,孙公应解颐。

何必举五岳,高下论等差。至乐有同好,难与俗子知。

移疾 其三

明代· 顾璘

药裹蛛丝手自开,湘帘摇浪动高斋。吴僧独在山中住,也著袈裟问疾来。

关于诗人

顾璘(1476~1545)明代官员、文学家。字华玉,号东桥居士,长洲(今江苏省吴县)人,寓居上元(今江苏省南京市),有知人鉴。弘治间进士,授广平知县,累官至南京刑部尚书。少有才名,以诗著称于时,与其同里陈沂、王韦号称“金陵三俊”,后宝应朱应登起,时称“四大家”。著有《浮湘集》、《山中集》、《息园诗文稿》等。其曾评注杨士弘《唐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