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训廖先生家观菊 其二

明代· 庄昶

年年老菊费栽难,每到秋来借倚阑。老我白云红树子,如今都作此花看。

谢氏八景 其六 泷冈夜月

明代· 庄昶

吾心万古天,明月一池水。以心观吾心,吾心是如此。

与竹泉道士

明代· 庄昶

燕城道士冯竹泉,定山风雨来相过。向人两眼如两星,头上笠子五尺大。

开门握手延入坐,须家诗书携一个。自言仙道亦颇佳,老死人间已除破。

古今词翰岂易得,吾子高名吾所慕。卢老神丹我解传,老杜长篇子须作。

呜呼道士吾与汝,黑发红颜何用那。痛惟老父双膝拳,日夜高床五年卧。

仓公俞附竟何人,仰首苍天泪交堕。刀圭相乞倘不辞,呕出吾心吾亦可。

道士道士,何须再拜苦索我。

宿伯显家

明代· 庄昶

平生安老睡,此夜独何期。病枕风谁碍,疏棂叶放欺。

山留人愈静,月有句专奇。若许论更鼓,因知某亦知。

十六夜晴月朗复用韵

明代· 庄昶

此夜江边月,清光昨雨天。自知虽小待,曾不减高圆。

以往复何闷,今看岂足怜。老夫观否泰,起坐钓台边。

送景武主事奉使湖南

明代· 庄昶

虚名肝胆更无疑,下马金台便与诗。绝学高山那此念,应魁敷五是吾师。

眼中人物公何去,病里行藏我自知。万里轻舟真莫问,空江残雪寄书迟。

定山和老痴韵

明代· 庄昶

斯文无地与狂澜,到处浮屠到处山。世有异端终自惑,道无孟子托谁闲。

风光冉冉聊随伴,今古寥寥只腼颜。安得从人南海上,太虚归后便东还。

寄臧静学

明代· 庄昶

老分偷閒活水边,东风忽泛过江船。主人高兴杯倾海,风汉狂歌月满天。

横玉不留行客债,金沙长记茗瓯泉。虚名潦倒湖州路,愧尽云卿卖屦年。

和司马提学倡和诗韵 承不鄙见赐诸作命和登卷敢逐一依韵请教不胜愧感更和一章 其八

明代· 庄昶

深山破屋苔已凝,敲门忽枉清玉冰。问之何来自京国,清诗润澈珊瑚色。

梅花句句太极图,合是濂溪乃吟得。老夫奉和不敢难,诗肩出耸驴背鞍。

短才无学更无兴,信口风花醉初暝。无他意义公莫思,野老山歌吾自知。

与李敬熙 其二

明代· 庄昶

多承携拜令翁前,一尺长眉八十年。忽忆老亲埋土壤,可胜血泪涨青天。

百年欲死成吾恨,千古何心累子贤。每望聪明长不及,此怀还莫老夫偏。

公既去雨止风顺更有是作

明代· 庄昶

我爱公来连日雨,公辞我去下江风。谁知若此交游际,也有青天客主中。

诗在梅花还俗否,梦随春舫亦西东。平生所得尼轲几,出处而今亦与同。

吊易羽士姜守一 其二

明代· 庄昶

白云丹室坐霏微,生计那知与梦非。镜里白头谁再黑,人间病鹤本难肥。

题诗岩好书频到,止宿寮成愿却违。世道交情终一痛,秋山老泪许谁挥。

关于诗人

庄昶(1437~1499)明代官员、学者。字孔暘,一作孔阳、孔抃,号木斋,晚号活水翁,学者称定山先生,汉族,江浦孝义(今江苏南京浦口区东门镇)人。成化二年进士,历翰林检讨。因反对朝庭灯彩焰火铺张浪费,不愿进诗献赋粉饰太平,与章懋、黄仲昭同谪,人称翰林四谏。被贬桂阳州判官,寻改南京行人司副。以忧归,卜居定山二十余年。弘治间,起为南京吏部郎中。罢归卒,追谥文节。昶诗仿击壤集之体。撰有《庄定山集》十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