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云堂二首为林上舍志复 其一

明代· 黄佐

小小茅斋傍樾开,壶山流影入书台。翠涛摇动清风起,疑是云庄逸老来。

正月二日得黎婿惟和书报除大行人喜甚口占俚语录似惟敬惟仁

明代· 黄佐

去年屡得金台信,今日真闻王节行。兄弟夔龙应接武,山林巢许亦欢情。

登楼每见青天近,览镜从教白发明。知尔北园多雨露,梦回春草满池生。

铙歌鼓吹曲二十二首(有序) 朱鹭一章十一

明代· 黄佐

正德十有五年秋,宗室以宁歼于九江,归于豫章,就俘,
将告于甸人。
皇帝犹自将讨之,以将军泰为副游击,将军彬、阍人忠前
驱,所至无不电惊云骇者。
七萃之士,靡不怀归臣佐。
谨撰《铙歌》,冀有闻焉。
朱鹭,姚以般,从以孔。
盖车班班,北至榆林,南逾淮之水。
驾之日千里,鹭飞得飞止。
茄下游鱼?其尾。
皇帝饮酒恺乐,寿无极。

送林惟承掌教安福

明代· 黄佐

黄河发阳纡,源从天稷来。观澜欣自领,懿此圣胚胎。

松楼从予游,卓有不群材。知天得肯綮,胸次罗九垓。

文章出馀绪,炳焕干斗台。德足为国华,敛之在灵台。

有如潭中龙,蜚动需春雷。安成山南北,杞李连台莱。

含萌待施化,此去归栽培。蹇予老栖霞,黄花傲霜开。

渺然自兹别,骊歌荐鸾杯。洙泗道非遥,溯自江门隈。

鹏飞九万里,入望心徘徊。

至后诸郎中子兴过草堂寻梅登玄览台循城墙而归集杜句以纪其事

明代· 黄佐

茅斋寄在少城隈,冬至阳生春又来。万里相逢贪握手,百年多病独登台。

短墙若在从残草,皂盖宁忘折野梅。正是江南好风景,蓬门今始为君开。

忆昔行送黎惟敬北上

明代· 黄佐

瑶琴锦瑟且莫鸣,听我长歌忆昔行。忆昔游何所,乃在白玉京。

玉京十二楼五城,红云紫雾开泰清。窈窕穿花循左掖,辉煌随炬入承明。

承明儤直持彤管,翠釜黄封赐常满。含毫应诏龙颜近,刻烛裁诗虬漏短。

殿东谁领玉堂宾,鹤发麟袍聪俊人。壮猷入告风云曙,绝域驰书草木春。

日长休沐随冠冕,迤逦南宫三籞苑。杨柳阴森阁绣弧,芙蓉销落违彤辇。

琼华岛上烟景多,拾翠图黄泛月波。金鳌玉蝀两迢递,广寒藻殿中嵯峨。

只今天地方清谧,郊畤园亭大工毕。宫中夜协承云奏,陵上时闻吉日出。

桂馆琪林紫禁重,曲晨芝盖驾斑龙。榣山已见流虹瑞,丰草长沾湛露浓。

金台佳气葱葱起,槐市轩车若流水。揭日回天又一时,献赋赓歌溢人耳。

蜃海龙州罢战征,鹤岑鸥渚庆隆平。笑剪薜萝开野酌,当筵意气推黎生。

颇闻宵旰求材用,十年回首华胥梦。干吕青云满越台,摽霞秀色连韶洞。

越台韶洞镇鲸涛,万里飞帆何所劳。春来跂尔丹霄信,五色云中振凤毛。

秋日赵信臣席上咏夏菊分得纤字十八韵

明代· 黄佐

开席来金马,濡毫注玉蟾。萧晨纡胜引,逸兴角精严。

淅淅风生座,依依日转檐。曲中芳树净,天外绮云纤。

老干偏宜石,奇姿不避炎。裳蕤黄竞艳,㔩叶翠交尖。

鳌阙高霞映,鹓池细雨沾。香通缥玉液,清夺水晶盐。

纫佩哀湘屈,餐英效晋潜。只今营斗粟,徒自拥帷襜。

世事灯前剑,心期架上签。牖开怀斧扆,隅泣轸闾阎。

荆璞难为韫,吴刀未试铦。鲸鱼终碧海,鹦鹉亦红甜。

抱拙蕲天遇,耽幽任俗嫌。空群怜逐骥,知己愿成鹣。

霜吹俄欺袂,珠光渐近帘。相逢须适意,吾敢赋厌厌。

秋夜吟赠别信臣士畴二同馆

明代· 黄佐

霜清月皎南雁翔,海怀霞想驰故乡。登舻浩歌秋夜长,鸣琴击筑飞玉觞。

葭下紫鳞低复昂,踟蹰执手上河梁,临伊望洛回中肠。

与子同裯星岁多,猎精守玄栖禁坡。龙骥翼翼金盘陀,越阡度陌相经过,笑谈如天悬九河。

骞鹏舞凤鸣蛟鼍,宿昔之乐今则那。南箕北斗光有烂,别子良易会日难。

自从委佩辞鹓鸾,建我藩辅命自天。扬灵击汰逾江山,绿水浩浩云漫漫,岁月婉晚多苦颜。

长河有洲山有薇,我徂于征忘渴饥,倚门何叹叹式微。

紫燕踏云天上归,弹冠振缨志莫违。我且与子娱春晖,临岐赍咨何所为。

游粤台与方棠陵伦右溪王象川伦彦蕃同赋得览字

明代· 黄佐

精庐展良晤,胜地纡玄览。舍舆蹑风磴,连袂度云埯。

粤台一以陟,远翠纷可揽。潇潇雨初霁,冉冉日欲晻。

川光溢寥廓,野色开黯惨。长谣出金石,英论照肝胆。

于焉谢羁束,何必理铅椠。沉冥圣所珍,傲睨吾岂敢。

凭林悟荣悴,步壑玩流坎。霸图有遗迹,因之动遐感。

咏志二十首 其六

明代· 黄佐

登楼望高山,密云结重霄。农祥阻灵雨,四泽居然焦。

遥遥慰我心,青青见陵苕。常恐鶗鴂至,众芳从此凋。

南归途中杂诗二十二首 其九

明代· 黄佐

枸杞翘翘杂浅莎,呼童采摘不嫌多。若令牵路来车马,纵有雕盘柰尔何。

哀竻园亡弟傅保及开儿玄儿瘗处

明代· 黄佐

琼楼十二秋无声,庞眉书客乘云軿。佩环窅窅不知处,碧鸡啼烟素蟾语。

人间泪作荆花雨,绷雏伊啮夜台旅。白杨酸风吹草花,锦囊馀春散寰宇。

关于诗人

黄佐(1490—1566)明广东香山人,字才伯,号泰泉。正德十六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出为江西提学佥事,旋改督广西学校。弃官归养,久之起右春坊右谕德,擢侍读学士,掌南京翰林院事。与大学士夏言论河套事不合,寻罢归,日与诸生论道。学从程、朱为宗,学者称泰泉先生。所著《乐典》,自谓泄造化之秘。卒,赠礼部右侍郎,谥文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