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溪

明代· 杨基

远岫如蛾眉,紫菱盖绿漪。
小娃木兰桨,采菱溪上归。
溪风摇白芷,撩乱勣花起。
疑是越兵来,旌旗照秋水。

称称初度

明代· 杨基

我年六六鬓如丝,见汝三龄却两期。

愿得汝长并我老,太平还说乱离时。

赠故人全王孙

明代· 杨基

兄为柱国弟开府,门吏纷纷皆绣斧。

敕赐龙河百亩宫,画戟丹弓映朱户。

金凤盘胸白锦襦,面如红玉紫虬须。

六宫晓逐诸王入,八府春随宰相趋。

东风忽念江南好,宝骑看花踏春草。

茂苑莺声醉里听,建章柳色愁中老。

回首瀛洲草木新,苍颜白发照乌巾。

都将秋水蛇纹剑,赠与长安游侠人。

望南岳

明代· 杨基

我从匡庐来,但觉诸山低。

嵯峨望衡岳,云霄与之齐。

下有赤蛇蛰,上有朱雀栖。

仰瞻祝融拔,俯揖紫盖迷。

五岭皆培霡,三江为涔蹄。

巍然南服尊,嵩霍相提携。

封秩崇君称,诸神咸朝。

丹书篆宝册,万古封金泥。

百王重祀典,赤缫藉玉圭。

自非精灵通,牲帛劳焚赍。

余方向远道,无由陟层梯。

苍苍烟霞中,喔喔闻天鸡。

缅思昌黎伯,恭默开云霓。

灵贶自昭格,诚敬良可稽。

斯人久云没,感念徒含凄。

祁阳道中见海棠

明代· 杨基

桂阳江口望祁阳,叠叠烟云入渺茫。
高树绿阴千嶂湿,野棠疏雨一篱香。
纵无春在犹回首,况有鹃啼合断肠。
惆怅东湖堤上柳,暖风轻絮正悠扬。

雪中柳

明代· 杨基

春雪晚萧萧,随莺上柳条。
渐将丝共结,终与絮俱飘。
泪粉凝啼眼,珍珠压舞腰。
东风自怜惜,留映赤栏桥。

壬子清明看花有感(有序)

明代· 杨基

吉祥寺里千堆锦,绿发仙人对花饮。
腰鼓金盘五色蓝,醉归犹带花枝寝。
东风壬子几清明,三百年来寺已倾。
沙河塘上痴儿女,犹诵钱塘太守名。
看花我亦逢壬子,况是清明非偶耳。
莫论南浦与西湖,楚水吴山正相似。
青莲居士识前因,金粟如来见后身。
总不能知尘外劫,也须曾是会中人。

皂角滩

明代· 杨基

烟萝<毛监>毵树蒙松,夏绿更换春花红。
千山万山无所听,鹧鸪杜宇啼春风。
穹崖斓斒高百尺,快剑无痕镵翠碧。
宝气朝凝五色霞,丹光夜烛三分日。
我从章江出彭蠡,巴陵长沙洞庭尾。
看遍衡庐两岸山,行尽潇湘一江水。
轻舠短楫辞零陵,似与乱石争功能。
牛刀惯熟中肯綮,郢斧神捷回锋棱。
男儿性命固可惜,底事矜夸向群石。
鸥边短草一枝筇,牛背斜阳数声笛。

句曲秋日郊居杂兴(十首)

明代· 杨基

茅屋人归后,荒村更异乡。
树寒乌绕月,江冷雁啼霜。
影赖灯相续,愁缘酒在忘。
明朝览青镜,白发几多长。¤

潇湘八景

明代· 杨基

右潇湘夜雨。

湘水秋更清,湘月秋更白。

光辉一相荡,水月不辨色。

何处洞箫声,巴陵夜归客。

右洞庭秋月。

春江对雪

明代· 杨基

春云作寒飞鸟绝,花雨纷纷暮成雪。

江山最好雪中看,况是东风二三月。

披蓑渔立柳边航,戴笠僧归竹外庄。

草暖尚迷双鹭白,树寒先露一莺黄。

我愁春雪看难久,重为江山更回首。

莫煮清贫学士茶,且沽绿色人间酒。

明代· 杨基

欹欹整整复皑皑,可是春冰细剪裁。

到处江山皆玉立,谁家庭院不花开。

几回旋绕还飞去,半饷悠扬却下来。

独有梅边易消灭,也应和气近蓬莱。

关于诗人

杨基(1326~1378)元末明初诗人。字孟载,号眉庵。原籍嘉州(今四川乐山),大父仕江左,遂家吴中(今浙江湖州),“吴中四杰”之一。元末,曾入张士诚幕府,为丞相府记室,后辞去。明初为荥阳知县,累官至山西按察使,后被谗夺官,罚服劳役。死于工所。杨基诗风清俊纤巧,其中五言律诗《岳阳楼》境界开阔,时人称杨基为“五言射雕手”。少时曾著《论鉴》十万余言。又于杨维桢席上赋《铁笛》诗,当时维桢已成名流,对杨基倍加称赏:“吾意诗境荒矣,今当让子一头地。”杨基与高启、张羽、徐贲为诗友,时人称为“吴中四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