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王慎中
辛苦三冬足,奄惊万事非。途穷山子蹶,斗暗莫耶飞。
返魄兹乡降,游魂何处归。心悲广陵散,无复鼓瑶徽。
掩抑琵琶马上羞,未搊玉指泪先流。关月犹同边地色,朔风争似汉宫秋。
一年佳节逢端午,吾土随风成俗。貅场剪柳,龙舟竞渡,游观相属。
巷断居人,嗔阗总在,城隅江曲。顾閒身处世,随宜消遣,何当迹单形独。
准办扳邀骋逐。戒家人、买车脂毂。维摩惯疾,抱痾依旧,兰汤懒浴。
翠艾摇新,丹榴吐艳,空照杯绿。却枉嗔、线缕金丝宛转,把人缠束。
三十六峰面面开,分形殊态照香台。阙涌金银拔地起,风传钟磬出云来。
仲春郊畤望春来,待凤城东旭日开。锦里恩辉多邸第,青阳气色满楼台。
迁莺出谷风徐应,变柳分林雾暗催。熙泽幸逢群物泰,全生窃荷大钧裁。
城南林囿窈逶迤,云里楼台互蔽亏。半缀朱栏千品实,全交绣户万年枝。
河流倒接星潢注,峰起如将日观移。在昔跃龙馀圣迹,于今试马耀乾词。
四月西郊路,物华净客心。游情会沧海,举目见高岑。
麦秀平分陇,兰荣弱冒浔。登高宜有赋,况值暮鸦吟。
东郭先生真好静,柴扉聊寄碧林间。青山舍后经秋老,流水门前尽日閒。
禾廪不茨禽共食,松巢无扰鹤知还。一廛欲买相从隐,此地由来可闭关。
藤树葱笼不记春,孤根盘攫干轮囷。当年面壁因投杖,化作龙形绕法身。
伯夷恶一世,季与乡人皆。君行慕往圣,其为柳下侪。
至和以饮人,顺物无安排。岂乏泾渭判,颓然泯岸崖。
揆予拙直姿,涉世寡所谐。乌足滥交籍,守官幸见偕。
貌殊同胸腑,言合外形骸。大道固难闻,明谊良可怀。
肃肃简书畏,裾袂临当乖。清霜变泺水,落叶流长淮。
扁舟方大江,渺望不可涯。兴言托短章,投赠愧琼瑰。
峻阁暮跻攀,凉风振客颜。青天湖外尽,平野雨中閒。
鸟度孤云去,人随落叶还。如何属延伫,伐木响空山。
可叹当年贤吏部,不防谗间失高名。危机骇发曾谁料,抗节独行已自明。
弃置堪怜终白首,沉沦无复念苍生。欲知吾道今何在,坐席从教野老争。
王慎中 (1509年10月10日—1559年8月19日[1] ),字道思,早年因读书于清源山中峰遵岩,号遵岩居士,后号南江。因家庭排行第二,又称王仲子,晋江(今属福建)人。明代诗人、散文家,嘉靖八才子之首,为明朝反复古风的代表人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