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城四首 其二

明代· 李东阳

洪慈寺里人醉,主事坟前草生。世路悲欢如此,旧游何处忘情。

送樊时登延平训导

明代· 李东阳

客堂寥落雨兼风,一曲离歌目断鸿。杨执戟生空识字,李将军战竟无功。

孤舟野岸蘋花发,五月山城荔子红。见说儒官非远别,梦魂长在浙江东。

送彭教谕贵三之仪真二十韵

明代· 李东阳

本是蓝田玉,由来渥水驹。精灵随地发,材力应时须。

斫月心能壮,梯云路转迂。南州闻鹗荐,泮水得鸿儒。

紫绶谁沾命,青袍不负吾。晓盘堆苜蓿,秋院锁蘼芜。

几杖长专席,冠裳必共趋。始知名教乐,自与利声殊。

道义皆绳尺,文章亦范模。世人多汨没,此意实泥涂。

大雅思贤者,高情见友于。埙篪春燕集,风雨夜床俱。

旅步仍回泊,离肠重郁纡。谢堂惊梦寐,姜被惜欢娱。

疋马重过蓟,轻帆旧入吴。鬓毛频岁月,萍迹更江湖。

扬子风涛阔,金山岛屿孤。素心随利涉,赤县乃名区。

散吏身犹縳,登仙望不无。赋诗惭急就,匆促问征途。

祥后次方石谢先生见慰四首 其三

明代· 李东阳

承欢未极早生悲,已觉人间万事微。三釜禄存嗟独荷,百年身在忆全归。

愁来别馆春灯暗,戒后诗坛夜坐稀。不有青云旧知己,病躯无力定谁依。

送衍圣公以某还曲阜

明代· 李东阳

岱宗佳气郁崔巍,阀阅门高众所归。一道仙槎依岁转,四山灵鸟避林飞。

彤墀引罢新呈马,宝篆沾馀旧赐衣。却恨星轺常夜发,霜时携酒意多违。

曳落河

明代· 李东阳

曳落河虽多,如我刘秩何。幕南击剑笑且歌,回纥意已轻唐家。

朔风捲火随尘沙,牛车载甲空倒戈。义军四万同日死,野老痛哭陈涛斜。

陈涛斜,为谁哭,明日上书甘放逐。

张御史洪死土木之难其子浙江参议敷华请为诗以挽之

明代· 李东阳

平城敌骑纷腾薄,大驾亲征向沙漠。汉家将军令不专,四十万人俱不还。

百官扈从争赴死,玉佩金章者谁子。道傍白骨无人收,中有豸冠张御史。

张公直笔横秋霜,平生铁石为肝肠。长躯七尺弃如屣,赤日下照双瞳光。

山间野狐犹陆梁,愿为厉鬼随君王。君王入朝臣耻雪,骁帅戕躯强敌灭。

群公坐飨升平年,恨不生持子卿节。公今有子登金门,九原再拜君王恩。

十年兵甲不复试,两世箕裘今尚存。相逢若问公家世,莫话龙沙旧时事。

仰天不独悲贤豪,一曲哀歌几行泪。

和士开

明代· 李东阳

五杂组,二美女。
往复来,和士开。
不得已,出刺史。
五杂组,一帘珠。
往复来,侍中庐。
不得已,降诏书。
五杂组,娄领军。
往复来,赂余珍。
不得已,出国门。

画竹二首 其一

明代· 李东阳

山风与溪竹,共作一林秋。行人休更往,前路有钩辀。

出城四首 其三

明代· 李东阳

田间白屋高低,渡头芳草东西。幽禽隔树双语,瘦马嗅青独嘶。

春兴八首 其三

明代· 李东阳

高歌曾扣隔江船,楚泛吴游兴渺然。山寺夜钟眠里月,洞庭春水坐中天。

翠笼鹦鹉空愁思,碧海鲸鱼几岁年。一语故人三叹息,始知清庙有朱弦。

邓程番遗爱图

明代· 李东阳

贵州有府名程番,天子命置新流官。邓侯佩印出九寺,五马遍历千巑岏。

诸夷异姓十七种,始识汉节瞻衣冠。喜有锡赉怒有罚,顷刻号令随毫端。

坐令府藏足贡赋,野少劫掠无饥寒。邓侯去郡民拥道,力挽飞棹回奔澜。

舟行欲动掣不动,咫尺如度百丈滩。攀辕卧辙古亦有,夷夏之治孰易难。

谁图綵笔遗冰纨,彼夷之酋宋与安。侯名去比雪山重,远道未觉行囊单。

侯今出佐六州伯,舍舟跃马复据鞍。明年持此向齐鲁,应有东人为聚看。

关于诗人

李东阳(1447年-1516年),字宾之,号西涯,谥文正,明朝中叶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人,寄籍京师(今北京市)。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文章典雅流丽,工篆隶书。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对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