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邵容城所藏幽松图

明代· 李东阳

种松谿边长十丈,高云对屋团青障。
中有幽人爱读书,苎袍纱帽秋萧爽。
青苔白石坐移时,衡门晏起独开迟。
山中繁实雨初落,下面垂萝风倒吹。
十年南北江湖梦,野树孤云递迎送。
此地材同新甫良,多居官比蓝田重。
酌君美酒听我歌,东园桃花能几何。
丈夫功业在晚节,君今尚壮非蹉跎。

哭舍弟东山十首 其一

明代· 李东阳

四海惟兄弟,三生忽梦魂。乾坤身独在,肝腑义俱存。

割绝翻成恨,欢娱不是恩。此情终类激,天意故难论。

次青溪先生喜雨韵

明代· 李东阳

河伯经春暂启宫,银潢飞雨一时通。城芜尽湿疑含雾,园柳低垂不受风。

四野年丰占卜史,三坛神听协歌工。儒臣独病空无补,赖有贤劳答圣衷。

馈瓜曾文甫编修以冬瓜见答叠前韵

明代· 李东阳

晚花秋蔓野堂赊,不道冬园别有瓜。未遣阶苔封径合,肯缘篱竹挂檐斜。

后时岂敢为君惜,多子还应胜我家。预报明年汤饼会,嘉期须及雨前茶。

三月六日曰川宅赏接杏绿萼梅限韵

明代· 李东阳

三月长安见此花,东君犹恋北人家。清香有月还疑暗,老态无风也自斜。

纵饮不辞杯尽白,苦吟应直鬓双华。青枝绿萼依然在,凭语诗人莫误誇。

除日追和坡诗三首 其一 馈岁

明代· 李东阳

官曹接居邻,欣戚每相佐。古人重交际,末路颇近贺。

箱盈綵缯积,豢出豚羊大。晨阍已将迎,夜仆不得卧。

侯门仓廪溢,委藉纷四座。宁知贫家食,不自供甑磨。

礼岂使之然,盛极乃为过。千载东坡翁,诗成几人和。

徐用和御史墓山八韵 其五 笔架明星

明代· 李东阳

笔架山形奇且牢,上与列宿如相遭。光华照地夜初白,苍翠插空秋正高。

大年登楼手可摘,杜甫上天诗更豪。乡人翘首望山斗,我亦念之心孔劳。

中元谒陵遇雨二十首 其二

明代· 李东阳

胜国遗踪远,荒城旧筑存。堞云随鸟尽,壕雨带沙浑。

塞马空南牧,霄车竟北奔。中原今一统,佳气绕乾坤。

环翠轩

明代· 李东阳

幽人旧住秣陵庄,石径岩扉閟草堂。空雾湿衣春冉冉,野禽啼树月苍苍。

老于江海遨游倦,閒觉山林兴味长。莫向东华更东去,马头尘土又斜阳。

题衍圣公所藏画竹因忆阙里南园之胜故篇终及之

明代· 李东阳

高堂四壁歌声起,戛玉鸣金奏清徵。摩挲素练往复还,似有秋风生爪指。

古来写竹如写神,仓卒接应皆天真。想当磅礴向空廓,已觉意象超风尘。

我家旧傍潇湘住,满地清阴不归去。每开图画即江湖,长怪轩窗隔烟雾。

阙里墙东县令家,名园种竹不种花。蹊回径折入蒙翳,下有泉水无泥沙。

长流㶁㶁穿林响,短发萧萧助森爽。旧路无因缩地看,新梢定见参天长。

北客南游兴未偿,此时此景故难忘。拟刻琅玕三百字,为渠题寄墨君堂。

哭舍弟东山十首 其二

明代· 李东阳

乳哺生前恨,形骸死后身。弟兄吾最长,骨肉尔俱沦。

愉色难供养,浮名不慰人。后生虽可念,渔猎恐伤神。

九日崔郎小会

明代· 李东阳

共看西轩纳晚凉,满城风日爱重阳。苔因雨积犹馀绿,菊为霜迟且未黄。

病里山林心转癖,老来儿女意偏长。向时忧乐谁先后,莫问江湖与庙廊。

关于诗人

李东阳(1447年-1516年),字宾之,号西涯,谥文正,明朝中叶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人,寄籍京师(今北京市)。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文章典雅流丽,工篆隶书。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对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