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张以蒙知庐陵

明代· 李东阳

扁舟曾问吉州名,二十馀年此送行。山半有田皆地力,夜深无巷不书声。

封疆正属分符寄,抚字真劳作县情。明到大藩参谒罢,不妨风雨话彭城。

雪用坡翁聚星堂禁体韵

明代· 李东阳

尘沙压尽园无叶,一月长安三见雪。登高望远极空明,天上人间两奇绝。

吟髭欲撚冰先断,冻指未动弦应折。轻怜衣袂逐风扬,浅讶屐痕随步灭。

西冈径滑猱难度,北海波寒鳌未掣。真疑地骨高比山,始信天机织成缬。

宁将巧技争图画,且胜高谈霏锯屑。倏前忽后同积薪,乍有还无不盈瞥。

神游隔世虚劳想,妙入忘言谁解说。岁寒交谊转寥寥,独有庭松如屈铁。

用韵答邵国贤

明代· 李东阳

种树长安不作阴,幽居何处解冠襟。
闲逢北客论山价,老向南枝识鸟心。
江水纵平终是险,惠峰虽好未为深。
只应棹入荆溪去,遥听吴歌答楚音。

杨应宁母安人受封诗

明代· 李东阳

老去逢恩不自知,半生勤俭鬓成丝。家如夫子长存日,身似郎君未贵时。

拜忆登堂晨贺早,醉沾开阁夜归迟。百年桑梓瞻依地,一度生辰一献诗。

和杨学古先生东阁趺坐韵四首 其二

明代· 李东阳

金马门深入禁途,红尘无地著高趺。仙人露下秋茎白,太乙灯来夜影孤。

礼乐百年周制作,文章一代汉规模。休劳钜笔称燕许,谁似张公可配苏。

闻王仁辅买鱼瓶俗所谓泡灯者赋此嘲之

明代· 李东阳

买得长安市上春,玉壶清水贮金鳞。却看尘土疑无地,未掣波涛亦有神。

眼底功名聊比幻,杖头风月且教贫。西堂灯火元宵夜,又向东风作旅人。

风雨叹(吴江舟中作)

明代· 李东阳

壬辰七月壬子日,大风东来吹海溢。
峥嵘巨浪高比山,水底长鲸作人立。
愁云压地湿不翻,六合惨澹迷乾坤。
阴阳九道错白黑,乌兔不敢东西奔。
里人苍黄神屡变,三十年前未曾见。
东村西舍喧呼遍,牒书走报州与县。
山豗谷汹豺虎嗥,万木尽拔乘波涛。
洲沉岛灭无所逃,顷刻性命轻鸿毛。
我方停舟在江皋,披衣踞床夜复昼,忽掩青袍涕双透。
举头观天恐天漏,此时忧国况思家,不觉红颜坐凋瘦。
潼关以西兵气多,胡笳吹尘尘满河,安得一洗空干戈?不
然独破杜陵屋,犹能不废啸与歌。
世间万事不得意,天寒岁暮空蹉跎。
呜呼!奈尔苍生何?

深宫美人图

明代· 李东阳

秦宫丘墟汉宫圯,望仙铜雀参差起。隋唐去后花绮空,流落谁家画图里。

桂殿椒堂十里香,绣襦宝带斗成妆。前庭歌声后庭舞,凤辇不来深夜长。

玉瓯犀箸凉风发,团扇空悲旧时月。不见千门万户时,秖今何处埋香骨。

马家大练长作裙,沈香锦袜随风尘。君看掩鼻工谗者,何似辞恩下辇人。

遇雨后送镜川杨先生谒陵次去秋见忆韵二首 其一

明代· 李东阳

春祠秋祭总期程,陵典分官次第行。苦雨途穷怜我拙,停云诗好荷公情。

倦游丘壑心还在,历尽波涛梦亦惊。今日不堪还北望,树头风鹤有馀声。

春寒二首 其二

明代· 李东阳

十日沙头数雁归,瘦躯仍却换冬衣。天清昼阁先闻漏,寒重霜林未解围。

北地人烟随路别,东园草色傍春微。高城匹马冲风急,书社萧条事不违。

己亥中元陪祀山陵道中奉和杨学士先生韵十首 其一

明代· 李东阳

十年三赴四陵朝,又逐诸公一举镳。龙尾道瞻回辇近,马蹄尘送入山遥。

天开野色川原净,日出城头雾雨消。无数晚花秋树里,未须风物向春饶。

团墩秋月

明代· 李东阳

庾亮楼前月正明,谢公墩上雨初晴。
清光照我双吟鬓,此夜怀人万里情。
隔竹流萤看不见,绕枝羁鸟宿还惊。
天涯一望乡心切,肠断秋山笛里声。
关于诗人

李东阳(1447年-1516年),字宾之,号西涯,谥文正,明朝中叶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人,寄籍京师(今北京市)。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文章典雅流丽,工篆隶书。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对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