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题小像

明代· 沈周

七十四年,我未识我。丹青一面,是否莫果。傍观曰真,我随可可。

以真生假,唐临橘颗。以假即真,物化虫羸。真假杂揉,奚较琐琐。

但感白须,长者半坠。颧卢黡层,颐瘦摺亸。呜呼老矣,岁月既夥。

茂松清泉,行歌笑坐。逍遥天地,一拙自荷。

徐甥子修童赘

明代· 沈周

吴人多男效秦赘,赘男与人如接树。抱他根本作春色,为荣为枯信天赋。

小儿拜我下堂行,双丱垂疏绣襦裤。欣欣何省傍人门,离家苦动爷娘虑。

老夫为渠且莞尔,儿债眼前宽一步。

哭明古回雪中过莺湖有感

明代· 沈周

不复见安道,归哉空雪湖。低云接清泪,远浪激长吁。

肮肮老博士,峥峥伟丈夫。朝廷虚购玉,沧海实遗珠。

雄辩常翻口,衰痕未满须。斯人竟微疾,我辈强孱躯。

一邑人皆愕,三年梦已殊。妙篇留脍炙,还与不亡俱。

读杨宫詹与屠太宰论事劄子

明代· 沈周

古谏无专职,士庶获胥通。今者置有位,非位默而恭。

卿相曷其然,出纳代天工。宫詹此札子,责善太宰公。

辞严气则直,读之声沨沨。韩论及欧书,异代而合踪。

既可扶国是,抑竭朋友忠。百年无此言,友道从而隆。

朝廷罚台给,株连班直空。宰公乞摄旷,奏上何匆匆。

略弗涉救援,于是涉迎逢。急彼故缓此,意外有牢笼。

人情鄙兹疏,诋讪纷詾詾。台为风纪御,给本丝纶总。

朝廷托耳目,立法由祖宗。官小系则大,责重望乃崇。

愆忒以之律,邪佞以之攻。从则如水流,不从如水壅。

士气要在养,养则其气充。折沮失謇谔,使之抱喑聋。

天王本圣明,宰公实股肱。信之如蓍龟,可以定吉凶。

慷慨能行义,岂曰无优容。难解者彭王,喜怒注宸衷。

程罪终见释,钺幸终弗庸。公议皎如日,晓及三尺童。

岂宰顾不谅,而弗及童蒙。朝廷行是罚,名以惩不供。

因摄以寓援,何不鉴触龙。乞浆或得酒,求鱼庶离鸿。

言患不至此,何患听弗聪。所惜在谏垣,两挫一岁中。

岁来其娓娓,履霜怆凌冻。不可视朝廷,长有拒谏风。

凤鸟吝不鸣,若鸣致时雍。匪为群谏地,自树弼亮功。

其日举传奉,逮谏适相同。奏名四十员,珂马耀长冲。

胥靡共趋走,俛默不敢颙。观者谓不祥,道议起如蜂。

其责将谁归,未可谢匪躬。当悯时不平,亦可悲人穷。

不鸣岂瓦鸡,不应岂木钟。岂待七年发,救焚必征彸。

但恐缓不及,激切有缄封。令人思三原,当此热心胸。

陈乞惟恐后,剀切期必从。皎皎歌白驹,一往无留踪。

江湖渺吾忧,其言不可终。

因杨君谦见和复和一首

明代· 沈周

狭径穿山腹,盘盘雄历此。吴王三千剑,意以是为砥。

铁髓积广面,岁久色尚紫。石槩奇窾窍,此以平为美。

坐阅今古人,当不知千几。集坐毕一时,僔僔嫌如市。

况乃实不及,千名何以始。准彼释氏诞,万亿未为耻。

俗惊少摄多,走观信而喜。我登纪夜吟,其面月如水。

杨子时莫偕,清篇触倡起。历历到以意,不游与游比。

语语尽括石,石举在诗矣。使石尚化玉,倏忽鬼入耳。

玩之灵光生,戛之雅音倚。气复蒸春云,诗又在石里。

瑟缩愧我辞,荆棘碍步履。自笑邯郸人,胡为强追拟。

国用持前作至复用韵

明代· 沈周

坐深频涤唾壶痰,老态人前觉不堪。静观欲从僧去学,新闻还待客来谈。

云凉桐肄高寻墨,雨沃蕉苗长四三。今夕喜君申旧好,小窗灯影酒中含。

闲居

明代· 沈周

颠毛脱尽野僧如,世好都归一懒除。

欲博晏眠高著枕,图便老眼大抄书。

屋须矮小茅须厚,窗要清虚竹要疏。

心与陶翁有相得,时歌吾亦爱吾庐。

拨雨闷

明代· 沈周

久雨我亦厌,涔涔落不公。下田何太滥,东海更群凶。

道路沾濡际,干戈蹋茸中。楼台虚蜃气,波浪假鲸风。

老者见不忍,高天诉曷通。掌杯虽拨闷,抑郁尚填胸。

史明古见访

明代· 沈周

春来开门见新燕,故人春来亦相见。燕子不肯嫌贫家,破屋还劳故人眷。

烧灯屋下照白胡,高谈雄辨如壮夫。且言老境知己少,感慨满怀人事殊。

常当有酒开口笑,君来我往亦须要。愿从君言不敢违,肯作西飞伯劳东飞燕。

废宅行

明代· 沈周

长洲苑外连云宅,青粉垣墙高廿尺。
重楼沓阁出参差,柳絮中间影朱碧。
堂前暖霞封画栏,渊渊伐鼓催牡丹。
行人隔墙空叹息,富贵无缘容眼看。
主人但怕客不醉,白日未昏教火继。
歌童揭调尘堕梁,舞女失钗金溜地。
豪华忌久复忌盈,时革人亡一梦惊。
门前车马野花尽,地上牛羊无草生。
老奴发秃?亦双足,犹恋遗基葺茅屋。
半瓯齑粥不疗饥,西风满面吞声哭。

石轴花

明代· 沈周

山行见石轴,黄荣大而华。一花合群英,径可半尺奢。

团团缀末干,兀兀无傍桠。或如罥綵鞠,或如撑秋瓜。

烂漫山谷间,仙人唾馀霞。性不利羊食,其生天所赊。

踯躅本山榴,又以红见誇。且致是非间,未暇披金沙。

谁能别为名,美如洛阳花。感兹在隐约,把玩令人嗟。

姿容牡丹比,但未收姚家。蓬荜困遗贤,荆布裹贞娃。

取酒载酹之,下山西日斜。

经赵松雪鸥波亭故址

明代· 沈周

茫茫遗业海桑边,感慨因歌溪上篇。公子不归鸥自白,庶人来住鸟仍玄。

蘼芜细雨山连郭,翡翠斜阳水满川。珍重图书独无恙,淡烟疏蕊自千年。

关于诗人

沈周(1427~1509)明代杰出书画家。字启南,号石田、白石翁、玉田生、居竹居主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生於明宣德二年,卒於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三岁。不应科举,专事诗文、书画,是明代中期文人画“吴派”的开创者,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传世作品有《庐山高图》、《秋林话旧图》、《沧州趣图》。著有《石田集》、《客座新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