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东原先生入乡贤祠

明代· 沈周

节孝公然当祀典,千年香火见斯人。莫由贵子能为地,却信穷儒自致身。

标榜令名贤者位,追陪诸老德之邻。奉歌斐语林堂靖,再拜祗迎飒有神。

陪吴匏庵载游瑞云观寻道士不遇和前题韵

明代· 沈周

渺渺扁舟入浦云,琳宫一到惬前闻。春泥夹道萦人迹,野水交陂乱鸭群。

洞里朝元郭道士,城中行乐鲍参军。相寻两度俱相失,石上留题漫有文。

和西厓李阁老韵留题金山

明代· 沈周

尽有风波怯往还,又因名胜使人攀。天将白玉浮诸水,谁以黄金姓此山。

欲就一竿渔浩荡,更凭双足弄潺湲。老僧莫作谁何问,只借中泠洗醉颜。

分得义庄送李中舍贞伯还朝

明代· 沈周

君不见范公嗜义如饮食,范公庇族如羽翼。亲疏百口百不忧,养生送死皆公力。

公存公亡犹一日,有田供需惠无极。伐石纪事庄上头,大书特书高十尺。

李君车马有行色,下马读碑三叹息。若见甘棠思召伯,若对澧流思禹迹。

李君亦岂寻常人,身小才大气正直。博学强记无与敌,平步便当超九棘。

十年小心职文墨,阶次悠悠鬓将白。故园已筑梅花庄,此意含仁我先识。

呜呼范公之后多閒田,愿君买接东西陌。

喜吴吉甫及第

明代· 沈周

吉甫吉甫羁孤子,乾坤浮生漫无止。丱髫饥渴谁与谋,黄金陵前哭亲死。

破褐犹知裹父书,借读空山月中字。江边古寺夜摸碑,心记舌翻朝若水。

聪明过人道岂穷,天将与泰先之否。甲子高科谈笑间,亦有神人开梦语。

当今天子圣且明,贤俊乘时思崛起。抟风希鸟天九万,试足神驹日千里。

老翁患难穷苟活,且顿烦忧为君喜。君不见人间贫贱富贵基,范相苏卿乃如此。

閒居四时吟 其三

明代· 沈周

秋凉我所爱,人情与时宜。因念康节言,还眷康乐嬉。

杖屦足济胜,出门随所之。举睇达遐迩,山水陈高卑。

洞庭吹白波,落木不可持。我特览明镜,因之悲素丝。

素丝不复玄,物变咸有时。亟欲学神仙,早悯气血衰。

羡彼南山色,青青无老期。

钝斋

明代· 沈周

高怀已足见平生,利器如何假钝名。事不争先让人做,心无著急信天成。

夔怜踯躅宁忘步,鳖跛蹒跚亦有程。如此迟迟吾自得,青松看取雪中荣。

闻杨君谦致政赋此以致健羡十五首 其四

明代· 沈周

功名出处异于人,染指初头便乞身。人自诮渠渠自足,了官归奉黑头亲。

送袁德淳还太平

明代· 沈周

阊门送别当新暑,绿波芳草如南浦。袁侯玉雪照离尊,言貌温恭心独古。

谁道今时无古人,眼中之人仲山甫。天球河图东序物,置之市肆岂其所。

太平作县草创初,务在民安心独苦。诚格山川及鬼神,爱存父母无官府。

况于朋友急为义,援我亲丧离浅土。临岐感激一何深,默默扪心泪如雨。

观李贞伯小像

明代· 沈周

浮生百年内,谁能毕其期。感彼先露人,遗影及兹披。

浩浩傥宕怀,炯炯玉雪姿。宛宛若启齿,黯黯蔑言辞。

存殁各如梦,卷之吁以悲。

闻陈白沙先生讣 其二

明代· 沈周

尧夫情性林宗行,薄世之师天吝之。此老不亡名自在,斯文欲铸我何为。

天长岭海无从涕,地老台山有道碑。拟把瓣香身莫达,绋前空寄助劳辞。

送吴惟谦守叙州

明代· 沈周

云司转阶例不卑,藩参臬副皆所宜。君今出守古僰国,过峡万里天之涯。

众为君忧君独喜,负利要自盘根施。我知作郡得专政,岂是唯唯因人为。

叙封况闻广九邑,其民既远杂以夷。凿牙穿耳固顽犷,抚之恩信当怀来。

诗书更欲变咮离,文翁之任非君谁。荔支初红五马到,江山亦为人增奇。

山谷老人有笋赋,读赋食笋君还知。苦而有味可喻大,历难作事惟其时。

关于诗人

沈周(1427~1509)明代杰出书画家。字启南,号石田、白石翁、玉田生、居竹居主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生於明宣德二年,卒於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三岁。不应科举,专事诗文、书画,是明代中期文人画“吴派”的开创者,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传世作品有《庐山高图》、《秋林话旧图》、《沧州趣图》。著有《石田集》、《客座新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