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兵兴闻徐遵诲往寻旧业

明代· 沈周

烽火西川万里馀,扁舟此别意何如。衰迟自可加餐饭,离乱无由数寄书。

江上羁愁衣带缓,镜中勋业鬓毛疏。秋来无那多风雨,遥忆成都旧草庐。

赠黄撝之

明代· 沈周

相逢野寺及春残,各各苍颜说见难。岁月易流嗟物变,功名已过觉心宽。

梨花月枕诗通梦,杨柳风杯酒起澜。想得金陵山水地,自知行乐胜为官。

落花五十首 其四十八

明代· 沈周

乐游园里眼俱空,只在今朝事不同。错道海棠依旧日,生憎楝子下梢风。

圬人镘上泥柔粉,桑妇筐中绿映红。便认未开如已谢,一般情况寂寥中。

丘侯休致 其二

明代· 沈周

江山正有漫漫雪,行客应无缓缓期。越水吴山一千里,轻舟归去似来时。

和徐伯仁抱膝偶成韵 其二

明代· 沈周

羊亡已后不须寻,妙语时时对酒吟。江海浮沉鸥迹远,山林漂渺凤巢深。

天违功用金谁砺,道合行藏玉汝心。千里相思各南北,一春风雨入离襟。

风雨中戏三郎园樱尽落

明代· 沈周

风风雨雨未开晴,忧病忧田白发生。闻道西园尤作恶,小僮欢喜拾残樱。

蜗壳为史廷直题

明代· 沈周

不知小隐计如何,蛮触无争所乐多。身外乾坤等虚壳,窟中风月是行窝。

长笺旧稿诗黏壁,痴笔新图墨满螺。想得盘旋似盘谷,白云春梦有仙婆。

过湖偶书

明代· 沈周

薄暮及东泛,眼豁连胸臆。
净碧不可唾,百里借秋拭。
远树水光上,出没似空植。
疏处方渺然,山黛一眉塞。
夕阳掩半面,云浪为风勒。
便以湖作纸,欲画手莫即。
见瞥况难谛,历多何暇忆。
舟子无雅情,双橹斗归力。

常熟张修撰孙女许人为妾杨大尹明父改妻先贤言氏之子因赋

明代· 沈周

芳兰阽粪壤,贞女议少房。为计堕媒舌,父母惑如簧。

女子何所知,衷心不分明。令尹廉非偶,喟为先德伤。

割俸资返聘,乃币乃篚筐。改求大贤后,言氏得秀郎。

贞女与秀郎,既婚复有将。此事若天斡,鬼神与之襄。

令尹通神明,义气扶纲常。摘珠出泥涂,炯然开夜光。

拭璧从埃壒,焕尔昭天章。富郑自范择,言子思激昂。

结草报治命,翰撰当不忘。我特歌尹德,词短意则长。

暮春送客(成化辛丑)

明代· 沈周

旧迹新痕酒满衣,东风紫楝又花飞。
金阊亭上偏无赖,春与行人并日归。

史明古曾约同游今已化去

明代· 沈周

胡翁久忆金焦胜,感慨来登独老身。生死隔尘空旧约,江山如此欠斯人。

强留诗酒聊三日,愁送莺花又一春。浩荡烟波莽回首,漫将行乐与谁论。

湾东草堂为弟朴赋

明代· 沈周

爱子别业湾之东,去家仅在一里中。蔽门遮屋树未大,矮檐但见麻芃芃。

频年一意耽诗酒,翻然改与耕夫偶。赤脚馌饭走细塍,戴笠牵牛映新柳。

时人喃喃讥子愚,问翁尽有高明居。何致妻子嫌侧陋,何信兄弟专锱铢。

从人自说渠自好,力田养亲殊有道。强于远宦窃斗升,手种长腰使亲饱。

力田养亲乐己多,兄弟妻子如子何。我与题诗解嘲骂,门外雨来虹满河。

关于诗人

沈周(1427~1509)明代杰出书画家。字启南,号石田、白石翁、玉田生、居竹居主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生於明宣德二年,卒於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三岁。不应科举,专事诗文、书画,是明代中期文人画“吴派”的开创者,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传世作品有《庐山高图》、《秋林话旧图》、《沧州趣图》。著有《石田集》、《客座新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