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泽民山水

明代· 沈周

睢阳老人营丘徒,意匠妙绝绝代无。
为留清气在天地,便就片纸开江湖。
长松落叶风细细,幽构萦萝倚江住。
壁虎书鱼荡水光,老屋疏茅通雨气。
老人不归空北山,芳杜春风应厚颜。
微官缚人万事拙,安得浮云相往还。
宦海黄尘迷白发,云壑风泉清入骨。
思家看画方兀然,叫落西窗子规月。

送张廷仪

明代· 沈周

杨梅堕地连日雨,江上唤舟舟不来。黄帽唱歌今拨棹,青天白日眼俱开。

录余青阳廷心与郑山子美手札

明代· 沈周

国难仓惶细语笺,危城落日大江边。干戈一胆公生死,涕泪千年尚简篇。

家里识绦如有妇,波心抱印若无渊。烧香洗手重新录,飒觉英灵笔研前。

流波馆为史德徵赋

明代· 沈周

罂湖南派分两泺,翠阜浸波双朵落。沙鸥渚鹭雪点镜,杨柳芙蓉锦开幕。

水心有屋驾虚明,柱插玻瓈高借脚。上留客榻枕秋眠,下许渔舟带烟泊。

不须择胜日移亭,何数倚晴偏快阁。无地楼台笑语凉,倒天星斗鱼龙跃。

门前万顷不入税,寸金寸土卑城郭。红阑我儗一临流,但怯须眉老非昨。

拂水崖

明代· 沈周

只有看山是胜缘,青鞋布袜且轻便。天收雨脚赊今日,我趁花时遣老年。

绝壁云扶将堕石,豁崖风勒下奔泉。此来不愤空归去,旋搆新篇拣竹镌。

题芭蕉赠僧

明代· 沈周

山僧心与迹俱閒,未限居山及出山。长对芭蕉閒不过,时留一偈叶中间。

题李太白像

明代· 沈周

风骨神仙品,文章浩宕人。世间金鸑鷟,天上玉麒麟。

江月狂歌夜,宫花醉眼春。独输萧颖士,不见永王璘。

送诸立夫归钱塘

明代· 沈周

昔年记买临安船,来与泉石修清缘。刘郎史伯及吾弟,一船四客如登仙。

诸君作我南道主,湖山笑引肩舆前。谈诗酌酒夜不辍,吻焦目涩无安眠。

别来人事等云变,旧游一梦惊三年。刘郎化鹤招不得,吾弟掩玉仍黄泉。

感怀夙昔有零泪,掩卷怕看登临篇。殷勤对话杂悲喜,买酒取醉愁无钱。

空斋停火照寒鼠,古木翳寺号饥鸢。明朝何苦又分手,拂衣长路开风烟。

朱颜白发倏忽事,人生离合真堪怜。

病起咏菊

明代· 沈周

试步庭中雨迹晴,篱花黄白似相迎。病腰徙倚秋分瘦,老眼朦胧晚借明。

南国金夫空倚富,东家玉女自含贞。一年一度期追慰,今怪山杯欠此情。

石节妇

明代· 沈周

吕家有小姑,许嫁石家郎。石家罹法网,合族无留行。

里豪复求婚,趁此事更张。慇勤媒氏蜜为口,不知小姑铁作肠。

誓云生死石家妇,有脚不踏他人堂。皇天后土悯节义,石郎不久仍还乡。

流苏袅袅开洞房,春风吹入双鸳鸯。百年伉俪只三月,明镜忽破无完光。

拔我黄金钗,脱我明珠珰。东市买棺敛,西山买高冈。

土中先凿合欢穴,怨骨待共他年藏。此身已死心未亡,身上不著新衣裳。

有身苦无儿女托,养老来依诸弟傍。只今含笑入地下,七十八年双鬓苍。

君不见松枯尚有节,兰槁还留香。节妇之名不可泯,当与万世扶纲常。

奉和陶庵世父留题有竹别业韵六首 其六

明代· 沈周

鹤毛鹿迹长交路,荇叶蘋花亦满川。炙背每临檐日底,曲肱时卧树阴边。

一区绿草半区豆,屋上青山屋下泉。如此风光贫亦乐,不嫌幽僻少人烟。

题吴瑞卿临王叔明太白山图

明代· 沈周

我家太白图,太白于焉备。山既得其高,林亦得其邃。

天童古佛宫,盘盘奠坤位。佛为山庄严,山作佛布施。

择胜启道场,佛子良多智。千楼络万阁,讶出毗卢技。

飞甍揭烟霞,觚棱日星比。金碧足辉映,时复交岚翠。

重峰与复岭,附缀喻肝肺。云去若撑天,云来若无地。

自天设此观,天下若无二。松行二十里,盖碧相庇。

方池落天影,何年万工治。神泉及乐石,琐细各具类。

两溪贯其麓,梁圯锁三四。远近群小山,趋拱左右至。

如家有严尊,为从许幼稚。路入岐而一,宛转仍迤逦。

包锡走缁流,驺骑或官吏。刍荛亦络绎,明灭见隔树。

于时及高秋,众叶霜所被。青红错颜色,岩谷更增贲。

按图指历历,如读钴鉧记。引纸仅及寻,顾有千里势。

作者王子蒙,品高见超诣。出入右丞笔,缘踪究其自。

想居此山中,不以岁月计。游观稔心目,思到方位置。

乞我日卧游,不用袜紧系。我藏三十年,吝客未轻示。

吴生学丹青,不但许能事。久已知此卷,未敢言借视。

我既察其色,一出厌所嗜。初见目不收,张口叹且悸。

缔玩废饮食,十日得恣意。然后敢举毫,舒素敬一试。

搰搰迨三月,极儗加精致。便欲无我卷,后辈岂可易。

但恐有豪夺,亦有造化忌。我自袭我卷,子亦当自秘。

关于诗人

沈周(1427~1509)明代杰出书画家。字启南,号石田、白石翁、玉田生、居竹居主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生於明宣德二年,卒於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三岁。不应科举,专事诗文、书画,是明代中期文人画“吴派”的开创者,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传世作品有《庐山高图》、《秋林话旧图》、《沧州趣图》。著有《石田集》、《客座新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