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董其昌
君才原绣虎,使节向卢龙。香署纡筹策,雄边倚折冲。
风霜行汉法,旂鼓变军容。今日榆关势,何如百二重。
鸠杖初扶鹤骨殊,峥嵘头角见家驹。宁论莱子能娱綵,共喜终童可弃繻。
壁水长流供谷饮,研田逢岁足经畬。春盘春酒桑弧会,悬取尧民击壤图。
壮猷何事厌雕虫,晁贾文章一代雄。尊俎坐筹销虏帐,山川行咏入唐风。
奏将帝所篇称善,悬向都门字莫攻。鸿宝传来能自秘,较雠先贮石渠中。
突兀古云根,纷敷赤棘翻。堂前霞綵绚,天上露华温。
托质从玄圃,忘忧合道言。应持比金母,百亿化身繁。
松菊陶公径,蓬蒿仲蔚村。何如朱户里,别有碧山蹲。
卷幔云生坐,登台月可扪。泉声朝暮响,怪底莫寻源。
北使迎亲奉诏书,锦车从此换穹庐。交河衰草随愁尽,岂是婵娟堕地初。
男祥重见叶长庚,无限高门意气生。遂有次儿肩德祖,奇哉二子类徐卿。
金光并茁尧庭草,玉露初盈汉阙茎。间岁一寻汤饼会,欢歌逾遍五茸城。
便欲冲霄去,能无恋主情。梦中愁失路,客里得同声。
巢树经春长,归轩一水盈。今宵不成寐,重听九皋鸣。
端居突兀起毗岚,是处清凉现钵昙。漱石更兼芬润六,御风时见素云三。
绿天剩有书经叶,碧涧疏为洗砚潭。身隐无文真用短,试看碑板大江南。
兼隐云司客,行吟泽畔人。坐馀香作署,合处剑为津。
问节飞灰近,催诗刻烛频。书家真有圣,交道不无神。
鱼乐初忘沼,星车易转轮。缄情授关子,鸿宝亦非珍。
此判南山不可移,颂声宁独美双岐。即看华表含愁意,正是秦宫照胆时。
天子再传关右事,史家添入岘亭碑。却金应拜黄金赐,名姓书屏黼扆知。
褰帷问孤竹,开幕应莲花。古塞天逾险,长安日未赊。
文人停草檄,它将竞鸣笳。得系单于颈,承恩许及瓜。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闵行区马桥)人,明代书画家。万历十七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卒后谥“文敏”。董其昌擅画山水,师法董源、巨然、黄公望、倪瓒,笔致清秀中和,恬静疏旷;用墨明洁隽朗,温敦淡荡;青绿设色,古朴典雅。以佛家禅宗喻画,倡“南北宗”论,为“华亭画派”杰出代表,兼有“颜骨赵姿”之美。其画及画论对明末清初画坛影响甚大。书法出入晋唐,自成一格,能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