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董其昌
滇海奇游万里馀,天平楼阁化人居。鹿门不独偕庞隐,彤管犹闻续汉书。
木公金母并仙班,偕隐高风此共攀。华衮承恩天北极,上尊赐出殿中间。
兴来对月耽清圣,老去餐霞得大还。珂佩珊珊高献寿,于门不比翟门閒。
望入河桥万里情,千山寒色是王程。黔雁古道猿为侣,贵竹遗风象解耕。
徼外纪纲雄汉节,车前拜舞杂蛮声。非君识得贤劳意,说著南中旅梦惊。
种种纲宗是卦文,吉凶请向自家论。若言密室传心印,辜负当天月一轮。
似将金甲寄春农,阡陌军容细柳同。如此四郊歌渡虎,肯令三辅有飞鸿。
声色无端不我期,缘心应处亦如之。若人欲走无生国,除却斯门总路岐。
名园占领艳阳多,未以沉冥废啸歌。坐竹兴仍修褉后,看花愁奈送春何。
窗前散绮摇书带,台畔凝香乱钵罗。莫向花丛问姚魏,年来蝶梦不曾过。
龙女是前身,鸥波不问津。侍儿能缚帚,何处拂红尘。
端臣将父御车年,有诏东华设醴筵。可但冯家论鲁卫,须知太史自谈迁。
商山羽翼何当就,天禄图书取次编。最是中朝劳属望,都门未许大夫贤。
郑子尚淹秦博士,张衡不薄汉灵台。因君重举隋岗事,觉我新从楚畹来。
云海荡吾胸,笔随意所到。犹如剡上船,何必见安道。
不羡金茎去日边,龙文双剑鹿台前。摄将维室三千界,奏取唐山十五篇。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闵行区马桥)人,明代书画家。万历十七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卒后谥“文敏”。董其昌擅画山水,师法董源、巨然、黄公望、倪瓒,笔致清秀中和,恬静疏旷;用墨明洁隽朗,温敦淡荡;青绿设色,古朴典雅。以佛家禅宗喻画,倡“南北宗”论,为“华亭画派”杰出代表,兼有“颜骨赵姿”之美。其画及画论对明末清初画坛影响甚大。书法出入晋唐,自成一格,能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