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法华寺

明代· 王鏊

法华我曾来,悬厓纵飞步。长松高搀天,修竹乱无数。

北冈瞰空阔,风帆在其下。阴横绍干山,历历皆可睹。

蓬莱亦咫尺,神仙在何处。安得乘长风,飘然从此渡。

和秉之送菊菊有杨妃西施之号 其一

明代· 王鏊

先春罨土槿编篱,同对年来亦好奇。自笑老夫心力懒,黄华随意著高枝。

送周院判原已还任南京得杲字

明代· 王鏊

前年送君城东亭,今年送君城南道。年年长作送行人,每见君归被君恼。

君生何好只好诗,稛载东归揔诗草。玉延半舫最留连,共月庵前亦倾倒。

醉中劝我不如归,只说金陵山水好。人生出处谁得知,世路东西难自保。

难自保,云冥冥,日杲杲。

避暑傅氏山庄次陆学士廉伯韵二首 其二

明代· 王鏊

北来燕赵旧山川,平野苍茫海色连。客子行游非素约,野人墟落自成廛。

寻凉有马能知路,吊古无碑可问年。九日忙时閒一日,新诗莫惜被人传。

追思慈爱堂为武定侯郭勋赋

明代· 王鏊

苍梧云黯燕云湿,北堂燕山空掩泣。江湖漠漠山重重,高堂人远何嗟及。

忆昔前人佐真主,金戈百战开茅土。山河带砺誓始终,奸蠹潜萌中龃龉。

床前学语藐诸孤,抱向阊阖闻呱呱。天门九重不可问,十年泣血纷涟如。

饮冰齧檗老益坚,中宵抱恨常悁悁。金石可移心不改,茹苦衔哀重吁天。

精诚动天天为顾,茆土还加旧名数。金书铁券古元勋,櫜兜戟纛新开府。

圣恩重处慈恩深,玉带腰悬自循抚。古云死易立孤难,程婴杵臼犹摧残。

谁知女妇伸大义,坐令荀息生厚颜。昊天有极恩罔极,回望燕云长太息。

忠节祠

明代· 王鏊

真人起,元运隳。滇南由蘖,鸱张何为。武臣请师殄勿遗,皇仁如天兼覆之。

曰汝云,蘖且平,汝能与朕为陆生。一使功贤十万兵。

滇蘖猘,图反噬,劫我使臣改椎结。使臣指心向天誓,头可斫,臂可断,服不可异。

中郎旄,侍中血,前有忠文后忠节。滇南澶漫双像设,千秋万古,庙食不歇。

赠少傅徐公挽词

明代· 王鏊

德公住襄阳,梅福逃吴市。往迹久复湮,高风在天地。

徐公本南州,阀阅自前世。黄琬器夙成,黔娄孝天至。

三年诏狱冤,万里儋州泪。破浪鲸不奔,开山虎旋逝。

由也能尽思,参乎真养志。孝哉闾里称,远近辞不二。

推财见薛包,起废惭郑吏。却曲变周行,奫沦免深济。

荆溪隐在渔,把钓本无意。山风与海月,洒落见胸次。

连城蒙在璞,廊庙登主器。台斗司具瞻,霖雨望皆慰。

郊原沐涣汗,石兽瞻赑屃。我生苦太晚,不及仰光霁。

宰树封已勤,生刍奠靡致。东望瑞云山,怀人涕空泗。

海月庵观灯

明代· 王鏊

莲花深屋赏来曾,蔗盌寒浆渴饮冰。月好自寻灯作伴,雪寒惟许酒为朋。

兴同老子复不浅,年与先生自此升。东壁馀光愿终照,夜深羸马惯能乘。

送僧方册归善权寺

明代· 王鏊

荆溪东望梦崚嶒,欲访坡翁惜未能。今日上人飞锡去,西风谁与摄衣登。

洞沿玉带随仙李,泉落铜棺漱古藤。他日三生堂外见,山人应讶我来曾。

金氏亭上赏菊昔曾于此看牡丹

明代· 王鏊

牡丹亭上昔同看,又见黄花感岁阑。西子韶华常带醉,东篱晚节颇禁寒。

坡翁莫恨居无竹,楚客空嘲澧有兰。秋月春风兴无限,为君终日倚阑干。

己巳正月十三日夜分献星辰二坛作

明代· 王鏊

钟声忽断燎烟升,玉履西来甲士层。蓦地灵风生綵旆,满天凉月浸华灯。

夜阑仙乐闻三奏,老去崇阶试再登。愿得繁禧均海㝢,老臣何以助灵承。

访徐季止于瓜泾

明代· 王鏊

太湖东转碧溪斜,来访南州孺子家。旧学不嫌樊氏稼,閒情兼种邵平瓜。

画船载酒人如玉,醉笔题诗墨似鸦。好约年年为此会,前村蹋雪看梅花。

关于诗人

王鏊(1450—1524)明代名臣、文学家。字济之,号守溪,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