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寝北堂上,明月入我牖。
照之有余辉,揽之不盈手。
凉风绕曲房,寒蝉鸣高柳。
踟蹰感节物,我行永已久。
游宦会无成,离思难常守。
译文
我静静地躺卧在北堂,明四的月光照进了我的窗。
月光四处流泻铺满了大地,我想抓在来却抓不满我的手掌。
北风在我的内室中盘旋,寒蝉在高高的柳枝上鸣唱。
我在身徘长为节候的变化而感伤,感伤我离家远行时光已经太久长。
我的游宦生涯定然一事无成,离别的相思令我很难再独守空房。
注释
拟明月何皎皎:《昭明文选》也选了这首诗,是《拟古诗十二首》中的第六首。所拟《明月何皎皎》,《玉台新咏》收在枚乘《杂诗九首》中,见卷一。
寝:卧。
北堂:房屋中北边的正室,通常为主妇所居。
牖(yǒu):窗户。
凉风:北风。
曲房:内室,密室。
节物:各季节的风物景色。
我行:指自己离家远行。
永:长久,久远。
游宦(huàn):远游仕宦,离家远出去做官。
会:应当,可能。
常
常:一作“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