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东海北翦长鲸,风云万里清。
方当销锋散马牛,旋师宴镐京。
前歌后舞振军威,饮至解戎衣。
判不徒行万里去,空道五原归。
秉旄仗节定辽东,俘馘变夷风。
清歌凯捷九都水,归宴洛阳宫。
策功行赏不淹留,全军藉智谋。
讵似南宫复道上,先封雍齿侯。
辽东海北翦长鲸,风云万里清。
方当销锋散马牛,旋师宴镐京。
前歌后舞振军威,饮至解戎衣。
判不徒行万里去,空道五原归。
秉旄仗节定辽东,俘馘变夷风。
清歌凯捷九都水,归宴洛阳宫。
策功行赏不淹留,全军藉智谋。
讵似南宫复道上,先封雍齿侯。
译文
不远万里跨海渡江,征讨辽东,终于剪除了辽东巨寇,使风云弥漫的战场硝烟归于平静。
此时正应当熔化兵器放养马牛,尽享太平。将士们班师回朝,在京都设宴庆功。
酒席上歌舞欢闹,更显现出军威。战士们开怀畅饮,直到醉了方才归去。
我盛大之国,决不会去辽东白走一遭,空手归来中原,要战就一定会胜利而回!
我军威浩荡去平定辽东,敌军被俘虏,我们在战争中取得胜利。
我们凯旋而归,在洛阳宫开宴庆功。
这次战争取得胜利是全军智慧凝聚的结果,庆功宴上,对全军论功行赏,丝毫不吝惜对大家的封赏。
这次征讨辽东获得大的胜利,别说是尚书省这样高级的官员得到了封赏,就连雍齿那样素来有积怨的人也毫不例外。
注释
海北:渤海北面。
翦:剪除。
长鲸:此指与隋朝对立的高句丽。
风云:指硝烟弥漫的战场气氛。
销锋:熔化、销毁兵器。
镐京:西周首部,在西安东南沣水东岸。
判:截然不同。
旄:代指用牦牛尾装饰的旗子。
节:古称司节、竹节。满族敲击打鸣乐器。
馘:割下左耳。
九都水:当作丸都水。丸都,在吉林集安市。高句丽王都所在。
不淹留:指不滞留,不吝啬封赏。
讵:怎能,难道。
南宫:唐及以后,尚书省六部统称为南宫。
雍齿:汉代的人名。这里运用的是典故。刘邦最忌恨雍齿,因为他虽然功劳多,但太张狂,几次想把他杀掉。刘邦定国后,封赏故旧亲近,诛伐旧日私怨,张良力谏刘邦封赏夙怨雍齿,用来安定群臣之心。
《纪辽东二首》是一组杂言古诗。这组诗洋溢着胜利的喜悦与豪情,通过对军事行动胜利后盛大庆祝场面的描绘,展现了将领的英明与将士的威武。第一首诗主要描写战争结束后,兵器入库、战马放归的和平景象和庆祝的欢欣场面;第二首诗仍是以雄健的笔触描绘战争的胜利,写了对将士们功绩的及时奖励与肯定,最后以反问的语气,将此次胜利与前代先封雍齿侯的典故相对比,衬出对此次胜利的肯定与赞美。